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金堂新闻 > 正文

青白江城厢:汉马列阵 衙门风云(下)

来源:成都日报 2018-10-29 02:33   https://www.yybnet.net/

陈家祠堂

槐树街

姚蕾文/图

绣川书院 古代县级最高学府

书院是中国传统耕读思想的体现,所谓“耕可致富,读可荣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然无书院不能聚集人才,书院承载了读书人的梦。位于东街的绣川书院始建于宋,后经迁移和三任县令培修成为金堂建得最早、规模最大、藏书最多、声誉最隆的一所书院。整个建筑除局部墙壁改为砖砌外,基本保留了清代原有结构风貌,是迄今为止四川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代县级最高学府,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学术价值。

书院粉墙黛瓦,花格门窗,石道通幽。庭院结构甬深,院前栽种松柏,浓荫满庭,建造布局为四进四合院,穿斗式木质结构,小青瓦悬山屋面。大门三楹面向大街,八字墙,大门内为庭院,左右有厢房。二门建筑类似照壁,刻有前清金堂县令李棋章撰写的对联:“博学多能养成佳士,依仁游艺勉作通儒”,横额“人文蔚起”,以锐意革新思想为育人目标。二门内为第二庭院,两侧为厢房,中厅为外讲堂,系斋长(科任老师)上辅导课之处,兼过厅作用。第三个庭院最大,两侧是学员自学室,中厅为内讲堂,系书院院长(山长)讲课处。后堂宿舍区自成小院,右侧还有大片院坝,作师生散步休息之所。过去县内有书院十所,唯绣川书院设山长一人,其余书院只设斋长。公推踏实办事之人任山长,斋长也需上、下立保,若遇品德不端者,推荐者将受牵连。书院设立固定资金奖励,严格考核教学效果,最豪的是考中进士奖240两银子。书院提倡首先要立志,学习循序渐进,学有所得,专心致志,源于书本,选好范文;学习态度要端正,谦虚谨慎;要擅长书法,字迹工整。这种治学要求现在也不过时。

这座幽静圣洁的庭院在七八百年间,培育出了北宋理学大师、一代鸿儒谢湜;明朝万历进士、一代循吏敖选;乾隆翰林院庶吉士高辰、文史学家张晋生、米绘裳、何元普;近现代还有辛亥革命功臣彭家珍、黑格尔之父贺麟、药用植物学家何铸、作家流沙河等。而今一墙之隔,是创办于1927年的城厢中学。清道光十年,时任金堂县令吕伟崃修建的考棚,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拆除改成了城厢中学的操场。据县志载:考棚东西各十间,每间置号桌四张,每张可坐十人,中有甬道,大堂临其上……城厢中学大门是法国教堂式建筑风格,当时在大门后照壁塑有四大金刚,路两旁栽植梧桐树,前为孔雀殿,后为觉皇殿,书院与庙宇和谐相处,读书人有神灵庇佑算是一大福分。当地人自豪地说,城厢自古文气充沛,抗战期间就有4所小学、1所初中、两所高中、1所大专,足不出镇,就可完成小学到大学学业,把娃娃上学读书排在首位,即便再苦再穷也毫无怨言。

槐树街 四大名门望族

古镇极盛时,有沈、曾、肖、廖等各姓宗祠30余处,目前尚存10处,公馆有何道台公馆、余家公馆、米家花园、陈家花园等。公馆完全体现川西风格,渗透西洋文化,均为庭园式建筑,风火照壁、八字粉墙,有的还有花园、亭台楼榭、池塘曲桥等。除西街陈家外,槐树街曾有大户四家,几经沧桑,流沙河先生所称的“廖家笼门儿”不见了,三户大姓人家——何、范、余,在此生生不息,守望相助。古镇有句老话:槐树街的院子——何范(犯)余(于)?这“何犯于”成了“哪里犯得着呢”的意思。

从西街拐进槐树街,小巷集纳了米、何、范、余四大名门望族,三位进士及第的后裔,一位官居二品的显赫人物。在流沙河的文字中可找到旧时小巷的模样:我青少年时住的那一条小巷子非常窄。那条小巷子住的都是有钱人,其中最有钱的是三家:一家姓何的,他在满清后期当道台,这个何道台是很有名的人,他会编对联,其中编得最好的一副全国都出名的,就是给宝光寺编的,叫“世外人”,他说和尚是世外人,“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下联是“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对得好得很,他的何家院子修的是北方四合院的格局。第二家是余家,我们余家院子和他们捱得很近,都在这条小巷子里面,余家院子是按照古老的祠堂修的,就是宗祠、祠堂那样修的,是另外一种格局。我们对门还有一家米家花园,又是另外一种格局,里面有很大一个花园,很有家产,很多树、花木……

何范余 觅踪街巷谁家在

按照流沙河先生的指引,穿行于大街小巷。米家花园位于槐树街15号,院落破败得用围墙保护起来,堂门结构还算完整。从小路进去,是院落公馆建筑标配的天井,十来平方米大小,正面横卧着一个砖混结构的厅房,是接待客人的地方,两边则是小通道,左通道侧壁墙上有拱形西式灰砖门,“仁居”二字依然醒目。依次而进共有4个院落,周围厢房、主人房屋、书房、过堂一应俱全,整个建筑50余间房屋。最后一个院落大概是主人的房屋,隔着门大声地告诉我:现在还有20余户住在这里,都烂房子了……一中年男子带我们小心跨进正门,破碎的瓦砾一地,头顶房梁摇摇欲坠,过堂横梁上雕刻的细腻图案依稀可见,象征威严的两扇大门耷拉身子半开着,昔日门神已褪去色彩,欲哭无泪的花脸好像对我们发出苦笑。中年男子的话里遗憾中带着自豪:以前这个四合院庭院式建筑分主房、厢房、书房等,功能合理,分工严谨,房内装饰精美,还有荷花池、假山、绣楼,建筑面积超上千平方米,至于米家的渊源却少有人知。

数次拜访何道台故居均失败,最近一次又吃了闭门羹。攀上槐树街与糠市巷交界处一搬空待拆迁的4层楼顶,窥见真容:漆红的二层小楼小青瓦作顶,满园花草,小木屋次第开来,间或有小天井布局的民居镶嵌其中,主人收拾得井然有序……清代二品大员何元普的老宅子,当地人称为“如画楼小院”。何元普曾任晚清湖北按察使衔兼荆宜施粮道台,一说他不满官场腐败昏庸而挂印辞官回乡,但被冠以“私吞皇帝买马钱”罪名。有罪之人要“夹起尾巴做人”,府第屋顶没有装饰象征权势的龙脊、攒尖,就连风火墙也没有。按照明清封建社会建筑等级规制,这种无“脊”无“中花”的屋宇住的只能是一介布衣。

流沙河故居与之相邻,比米家花园气势小得多,也少了如画楼的秀美,格外低调。石拱门高约两米,门楹上“英×”字迹模糊不清。慕名前往拜望先生者众,留下很多诗句:如今,他院子里的凤仙花开了/让跟泥土一块长大的我,觉得格外亲切/矮矮的花圃里,一棵长得无比硕壮的/车前草,都让我找到了当年流沙河/生活的滋味。只是我不知道,当年/作为幼童或者青年的流沙河,是否想到过/一个他乡的女子,因为孤独/因为无法让夜变得更加妥帖,而以悲观主义花朵的名义/驻足在他的门前?

陈家祠堂 当年豪宅今犹存

又一个周末,再次来到陈家花园。据《千年古刹——城厢明教寺历史情况概要》记载:陈家花园“地处金刚山北面,花园大门在奎门巷10号,整个花园由三个大院、两个小院、厢房、绣楼和一口池塘,池中的假山、假山上的亭子,以及有假山的石桥组成,花园布局考究……”迂回从余家湾30号的厢房进入大院,最显眼的是大院正中两根粗壮的立柱,柱上装饰虽然少了镀金,但花鸟虫鱼、戏曲人物、民俗风情等雕塑惟妙惟肖,保存完好。房顶挑檐,除泥塑人物外,小青瓦为主的房顶四周装饰了圆瓦灰砖,巧妙布置成飞檐楼阁。虽有些破败,但依然掩饰不住当年的奢华。

陈氏家族是金堂境内第一大姓。《青白江区志》记载:自秦汉以后,子孙移居福建漳州为靖县。清康熙十年后,陈氏举族200余家,计二千余口,自漳州府南靖厂石门隐溪里来四川金堂,聚居今城厢及祥福、景峰、玉虹和绣水各乡。城厢镇历来有“陈半县”之说,更有“族聚三千余人,世间第一;居同五百多载,天下无双”的说法。陈家家底殷实,人丁兴旺,自然人才辈出,清代文史学家陈一沺就是骄傲之一。陈家祠堂位于西街中部,高耸的风火墙让人一目了然。祠堂大门是典型的清代客家祠堂建筑风格,为穿斗与抬梁式结构,共三进。家族后人陈燕萍介绍说,陈家祠堂分左右两院,两侧分别为厢房和回廊,祠堂入口为卷棚式,两侧有风火墙夹隔。主人最为自豪的是,建筑细部精美,门梁、顶饰、挑檐等均有繁复精美的雕花图案。图案内容有花鸟虫鱼、戏曲场面、风土人情等,惟妙惟肖,均镏金彩绘。主人特别强调,那可是镏金的哦!祠堂共有大小46间房,房屋高大敞亮,占地近3亩,是当年陈氏家族祭祖、议事等重要活动的场所。战乱年代,后人逐渐搬离迁走,祠堂被医药公司用作堆放中药材的仓库。园中祖辈传下来的5个鱼缸刻有“二十四孝”等图案,是镇宅之宝。

新闻推荐

成都机关单位龙泉山植树种下树木1500余株

(记者杨萍)为充分发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共建共享美丽四川、美好家园中的示范作用,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参与国...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青白江城厢:汉马列阵 衙门风云(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