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上好房子后,还要充分实现财产权——
探索和拓宽农村住房抵押贷款等农民财产权实现形式
突破“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在更大范围内跨区域发展□本报记者 张明海
8月10日,在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示范片建设郫县现场会上,来自金堂县、龙泉驿区、蒲江县等地的代表一起探讨一个问题:如何继续搞农村纵深改革?“如果说,‘小组生微\’的实践让农民住上了好房子,那么现在着手的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示范片建设,就是要探索如何更大程度地实现农民财产权利的问题。”成都市统筹委副主任廖维忠一语中的。
2015年底,郫县被列为全省首批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示范片的试点——以川菜产业为特色主打产业的郫县安德镇,与临近产业相近的新民场、唐元、三道堰、古城等4镇一起,成为这场综合改革的“试验田”。
如何深度拓展农民财产权的实现形式,将激活的民间资金吸引到新农村跨区域联合发展中来?郫县在深化探索、实践。
深度改革 从农民财产权实现入手
郫县新民场镇居民杨敏希望自家的牙科诊所能尽快开分所,但一直因资金不足,十分苦恼。
6月7日,杨敏的愿望终得实现:通过抵押自家农村住房,拿到50万元农业银行贷款——这也是全省首例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以往都需要担保抵押,这次不需要担保人,直接用住房抵押贷款,银行评估后放款。”
数据显示:目前,郫县已经实现农村住房担保抵押(含直接抵押)67宗、1.02亿元。“同时,我们还利用土地经营权、农业生产设施、集体建设用地、农村房屋(宅基地)等农村产权累计实现抵押贷款7.62亿元。”郫县副县长冯胜介绍说。
实际上,2015年以来,郫县已经先后被确定为全国33个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县和全国59个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之一。郫县先后出台了《郫县农村农民住房抵押宅基地使用权一并抵押登记实施办法(试行)》等系列举措。
在郫县此次5个镇的试点范围内,主要是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需要大量资金。释放农民财产权利、激发民间资金活力成为题中之义。
在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上,郫县将零星分散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相对集中使用,采取协议、挂牌、租赁、作价入股、自主开发等多种方式发展工业、商业(兼容住宅)、旅游业,盘活示范镇(片)土地资源。“目前,示范镇(片)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公开出让4宗,35.2亩、1448万元,挂牌1宗,准备挂牌2宗。”郫县统筹局局长钱妮表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公开出让,既便于土地集中利用,同时也保障了农民财产权利的实现。同时,在实践中探索出“联村两会两组议事”“村民自治八步工作法”等民主监督管理新机制,让农民成为示范建设的“决策者”“参与者”“管理者”。
村镇“扩容”凸显跨区域带动效应
财产权的实现,只是第一步。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产业发展上。
近日,郫县三道堰镇青杠树村正准备实行“扩容计划”。2015年,青杠树村入选“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作为成都“小组生微”新农村建设的代表作,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度假区,每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左右。青杠树村村主任钟家旭介绍,目前该村正积极创建国家4A级景区,这一目标有望年内实现。
围绕青杠树村的几个村庄,在三道堰镇的统一规划下,开始尝试“五村连片”发展:青塔村发展水乡禅意体验,三堰村发展水乡运动休闲,程家船村发展水乡趣味乐享,青杠树村发展美丽乡村文创示范,秦家庙村发展水乡慢养度假。“所谓‘扩容\’,实际上并不是行政村合并的指代,只是跨区域规划、示范带动发展的方式,这也是此轮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示范片建设的最终目的。”钱妮表示,跨区域示范带动,就是突破“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传统,在统筹范围和产业联动上层次更高、水平更高。
目前,郫县已先期投放首批镇级项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3108万元用于示范片建设。而这只是“大盘子”中的一小部分。
数据显示,在专项资金的带动下,郫县分类筹资开展项目建设。目前已经通过产权融资、农民自筹、引进社会资金参与等方式,共筹集建设资金24亿元,启动了69个项目的建设实施。“我们期望通过释放农村产权活力和产业示范带动发展,探索出适合四川农村产村融合、跨区域连片发展的新路子。”钱妮表示。
新闻推荐
5月26日,新津县委政法委书记王二勇率队赴眉山市东坡区考察学习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考察组就“大调解”工作平台架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以及“诉非衔接”等工作情...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