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金堂新闻 > 正文

城市“蹭网族”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6-08-15 07:46   https://www.yybnet.net/

当今,网络已经在相当一部分城市流动人口的业余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为了免费蹭网,他们在大型商场、餐馆和一些单位附近游荡——

城市里有个群体——“蹭网族”,他们多为流动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的尴尬、业余文化生活的单调,网络成为他们最大的精神慰藉。为免费蹭网,他们在大型商场、餐馆和一些单位附近游荡。

手机难离手 蹭网寻安慰

手指飞快地在手机上点击,时不时看着屏幕发笑,在成都市锦江区一间出租屋里,20岁的李林躺在床上玩手机,夜幕降临,这是他工作后的快乐时光。“工作很累了,回来什么都不想干,就想躺着玩手机。”

李林家在成都郊区金堂县,父母在外地打工,家里有爷爷奶奶。去年,他开始去城里的餐馆打工。

“工资不多,但是包吃包住,有点零花钱,还挺好的!”李林说。

李林住的这间出租屋位于闹市一个老旧小区,是打工餐馆老板租的员工宿舍,一室一厅,摆了五六张床,房间里没有电视,厨房厚厚一层灰尘。

和李林一样,同住的其他几个小伙子也是手机不离手。

“休息的时候,大家有时会相约一同去网吧打游戏。”李林说,“除了打游戏,其他时间较少交谈。”

“因为网吧有点贵,所以我们去的次数不多。”李林说,“所以,收工回到宿舍,各自还是以玩手机为主打发时光。”

让李林烦恼的是,一个月包月的手机流量太少。“根本不够用,看个小视频就没了……”

于是,李林和同住的伙伴经常在收工后去大商场转悠。“不买东西,就是用免费的流量。”李林说,“商场的wifi本来就是开放的嘛。”

“我们经常去商场、餐馆蹭网。”同住的小伙子附和说。

李林说,有时候,在商场、餐馆会待到打烊,到宿舍倒头就睡。

“后来,餐馆里的服务员都认得我们了,见了我们就给脸色,催促我们快点离开。”李林说,“这时候,我们就会点一杯小饮料,一坐就是大半天,服务员也无可奈何。”

方便又开心 蹭网也尴尬

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5年相关检测数据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77亿,其中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约1.69亿。

众多外出打工者在他乡辛苦劳作,平时的业余生活中,上网占重要的地位。

“除了上网,我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做。”李林说,“出租屋里满眼是拥挤的床铺,除了几个凳子,没有其他家具。无奈,我的世界只剩下网络。”

也许,虚拟世界给李林单调重复的生活涂上了一抹“亮色”。“面对手机,就像是找到了另外一个好朋友:在网上可以写自己的心情;上QQ可以和陌生人聊天……”李林说,“彼此不知身份漫无目的的聊天,让我感到安全,相互讲述的是心情,有共鸣!尤其是在附近的商场里蹲着蹭网,环境宜人不说又有空调,非常惬意。”

也有令他烦恼和尴尬的时候。“商场晚上10时一过就关门,冬天关门更早,时间实在太短了。”李林说,“有时候,和网友聊的正火热,商场打烊了,不得已下线。第二天晚上再上线,网友已经把自己删了。”

李林还攒钱买了个二手苹果手机。“在商场使用,更有面子。”

休息日,李林的时间很大一部分是在蹭网中度过的。虽然老家离市区只有两个多小时车程,但李林不愿意回去。“回去做什么呢?又不能上网,还不是吃吃喝喝。”

对李林这样的“蹭网族”来说,蹭网是一件方便又开心的事,但背后隐藏着一些看不见的安全隐患。

北京中伦(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心蕙认为,从情理上说,上网不花自己的钱何乐而不为?不少“蹭网族”通过搜寻公共无线网络进行网上冲浪。但这种蹭网的行为,一方面,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另外,如果占用单位wifi资源,有时候由于个人手机不小心下载了木马软件,在连网的过程中攻击并盗取了单位信息,就构成了网络犯罪。从司法实践来说,蹭网行为因为取证困难很少被追究法律责任,但随着这一人群壮大,需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生活要丰富 蹭网需谨慎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显示,预计2020年流动迁移人口将逐步增加到2.91亿。面临着生存发展和社会融入的双重压力,流动人群如何在城市实现经济立足、社会融合、文化交融和身份认同?他们的精神世界怎样妥善安放?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张春河认为,在移动化联网时代,随时随地能上网成为手机用户普遍的需求,交费办理手机流量套餐,不仅收费较高,而且网速较慢,迟迟打不开网页让很多人抓狂,所以使用免费wifi成为手机用户的迫切需求。流动人群的用网需求也反映出当前我国公共网络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倒挂”现象。一方面,国家还需在硬件设施上尽可能铺开,加大公共网络建设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流动人口蹭网还需防止个人信息等的泄露。在公共场所或单位蹭网,还需注意防止相应的风险。

满足流动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开拓更多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流动人群的业余文化生活。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金堂县30个村级电子商务站投入运营

2015年12月30日,金堂县栖贤乡梨花沟村六组村民王家德买的登山鞋到货了,快递员通知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代购人员卢玉祝到大学城快递公司取件。2015年10月,卢玉祝的小卖部被敲定作为栖贤农场电子商务示范...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城市“蹭网族”)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