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商局公布17批次不合格农资产品
日前,省工商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对流通领域销售的化肥、农膜商品质量的抽检结果,结果显示抽检的100批次肥料中有11批次不合格,抽检的50批次农膜中有6批次不合格。省工商局已将不合格批次商品抽查检验结果移交当地工商部门,要求对销售不合格商品经营者进行依法查处。
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农民在选购农资商品时,一是要注意认真查看商家证照是否齐全;二是要仔细查看包装是否规范,有无合格证、厂名厂址、商标标识、生产日期、失效期及使用说明等信息,不要购买包装破损、标识不清的农资商品。使用农资商品前,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务必向商家索要并保留购物凭证(发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樊邦平)
成都农业普查工作用上无人机
日前,成都市金堂县清泉镇一片开阔的耕地上,一台新型四轴无人机飞过天空,仅用30分钟就完成了4公顷样方土地数据采集——这是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在进行实地采集调查数据工作,采集数据将上报国家统计局,作第三次农业普查的法定数据使用。据了解,用无人机遥测耕地面积和作物种类,在全市范围内还属首次。
“与之前人工采集数据相比,无人机遥感测量更加高效、精准和科学。”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农业处处长任世明介绍,以往,对于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需要调查人员下田入地开展实地调查,而通过无人机,原来一个调查村三至五天的工作量,现在几个小时就能完成,而且比以前更加准确。(冉倩婷)
泸州开建首个“低山茶云雾系统”
本报讯 近日,泸州首个“低山茶云雾系统”暨“喷雾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设在纳溪区大渡口镇正式启动。随着这一系统的投用,作为全国早春二月茶产地的纳溪区部分低海拔茶园将产出更优质的茶叶。
泸州市纳溪区是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19个茶叶重点县(区)之一,茶园开采期比全国其他茶叶主要产区早30~40天左右。今年,纳溪区通过项目带动,引进公司,率先对大渡口镇天堂村七组的25公顷茶园实施节水喷雾灌溉改造,实现人工创造“云雾”,全面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预计每亩(1亩即0.06公顷,下同)将增产20%,平均每亩产值增加2000元以上,带动农户每年增收5000元左右。
该套“云雾”系统在改善了茶园水利条件的同时,可随水施肥、施生物防虫药水,实现水肥药一体化,平均每亩茶园可节约50%的药水及90%的水,而其运行成本每亩每小时仅需9分钱电费。
据悉,泸州市首个“低山茶云雾系统”将在10月底建成投用。
(邹远翔 李茜 本报通讯员 周超文)
新闻推荐
全省13个高速公路 BOT项目集中招商 德阳牵头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东段(德阳至简阳段)
本报讯(记者孙祯)4月9日上午,“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四川省高速公路BOT项目招商推介会在成都举行。此次推介会共推出了营山至达州高速公路、西昌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