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成都市召开关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系列新闻发布的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此次的主题聚焦“军民融合”。
加速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是国家赋予四川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最鲜明的任务。作为国家“三线建设”时期的重点城市,以及国家国防工业的主要承载地,经过多年的发展,成都积累了丰厚的军工资源。国之使命之下,成都将怎样运用自身的发展基础、怎样创新方式,突破个中难点,并形成经验?
“十三五”末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
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经信委总工程师鲜樱给出了一个“大目标”——力争在“十三五”末,军民融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
据了解,成都目前拥有军工保密资质的企事业单位318家,数量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三,直接或间接参与军工科研生产配套及服务的企业千家以上,17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则是构成“民参军”的庞大后备力量。
1500亿的目标如何实现?当天,成都发布了具体路径——积极推进军民技术融合、军民产品融合、军民资本融合、军民人才融合“四个融合”,积极构建以航空产业为核心的军民融合“1+N”产业体系,以及以成都天府新区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为核心的军民融合“1+N”园区体系。
以“军民融合十条”破解“积极性不够”难题
如何解决“军转民”动力不足、“民参军”面临的体制障碍?
“针对这个问题,成都即将出台《成都市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军民融合十条\’。”鲜樱介绍,“军民融合十条”将在引导“民参军”协同创新、“军转民”开放创新、促进资源共建共享、搭建平台和载体、支持创新产品市场开拓、培育融合新动能等10个方面给予政策引导,并设立20亿元军民融合产业基金、1亿元专项财政资金。
根据发布会现场透露的消息,“军民融合十条”在调动“军转民”积极性上,将鼓励军民融合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提升军民融合企业市场化、资产证券化水平,对开放自身重点实验室、技术服务中心等的军工企业,成都将予以奖励。在提升“民参军”能力上,将对民口企业取得“参军”相应资质的,给予奖励。
60亿元投资进驻天府新区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
据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情况,现阶段,成都的军民融合正在加速行动中。
“在军民融合‘1+N’园区体系今年内全部落地”的目标下,成都天府新区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新都区军民融合航空产业基地、彭州市军民融合航空动力产业园、双流区军民融合航空产业示范园已经先期启动并完成布局,高新区、青羊区、金堂县的航空产业园建设方案也已完成。
同时,成都市承担的六个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如飞机整机产业基地、核动力产业基地、中国电科(成都)信息安全产业园基地、“银河·596”产业基地、西物所双流基地和航天高技术产业园基地都在有序推进中。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军民融合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已开始筹建,计划近期成立。
作为军民融合“1+N”园区体系的核心,成都天府新区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目前,一批军民融合项目已经签约落户,总投资约60亿元。
□本报记者 冉倩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星)7月29日,记者从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获悉,四川省成都市等17个市县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1个单位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2名个人被表彰为全...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