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金堂新闻 > 正文

猪鬃里的致富经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6-02-17 00:07   https://www.yybnet.net/

村民通过生产猪鬃制品挣钱。

□张林特约通讯员 孙洪军 文/图

她来自金堂县农村,只有高中文化,但她所创办的猪鬃制品公司,如今年产值达千万,解决了周边80余名群众的就业问题。她就是周海燕,曾获得“成都市优秀创业小老板”、县“十佳创业明星”等荣誉称号的“三农”创业者。

日前,周海燕出席了全国“双创”活动周四川活动启动仪式,她的创业事迹和公司产品还参加了活动周项目展览展示。从最初的一个打工者,到今天的创新创业者代表,周海燕是如何找到致富项目,完成转变的?她有哪些创业经验和即将创业的人们分享?近日,记者采访了周海燕。

在猪鬃里找到赚钱门道

上个世纪70年代,周海燕出生在金堂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上个世纪90年代是金堂县劳务输出的黄金时期,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外出务工,周海燕也随着这股打工浪潮,先后到成都、东莞、珠海、汕头等地务工。

由于长期在外务工无法照料家里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弟们,周海燕便努力思考着如何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赚钱养家。1998年底,她回到家乡考察,了解到本地曾有一个猪鬃加工企业倒闭,但这个市场还在,也有一些技术工人。虽然自己资金小、对市场也不熟悉,但周海燕还是决定试一试。

于是,周海燕找亲戚朋友借钱凑够了10万元,请来原来猪鬃加工厂的老工人先琢磨猪鬃加工的门道,分析原来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由于原来的猪鬃加工环节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环保处理成本压力比较大,周海燕决定不再做污染大的猪鬃加工环节,办起了水煮猪鬃加工厂。

为了使加工厂生存下去,周海燕和亲戚一起背上产品,赶车到下游企业集中的地区推销宣传。在艰辛推销的同时,她经过多方考察,建立了完善的原料进货渠道,严把原料质量和供货周期的关。经过艰辛的努力,周海燕终于拓展了市场,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

周海燕在行业内逐渐站稳脚跟的时候,周围的乡亲看到她走上了致富道路,也相继开起了猪鬃加工厂。不过,一段时间后,乡亲们发现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难有买家,即使有买家来,看了产品也对质量不满意。无奈之下,大家只得找周海燕求助。

在外打工的经历让周海燕知道一家独大是做不大行业的,积极引导大家在当地形成行业集中地,才能做大市场,共同致富。趁此机会,她召集有意加入这个行业的乡亲,承诺“传技术、享市场”,鼓励大家加入。需要技术支持的,她免费做技术辅导;没有销路的,她把自己的信息分享给大家。同时,她还积极引导大家沉下心来钻研技术、耐心共同打造猪鬃加工集中区域。在她的带领下,高峰时期,附近共建立了20多家生产企业,形成了西南地区水煮猪鬃最大规模集中地。

从建立企业之初,周海燕就深深牢记自己回乡创业的初衷——照顾家庭的同时能赚钱养家糊口,所以,每次招工人,她都尽量招中年农村妇女。在实际管理中,她与车间主任精心安排,提前向职工公布生产计划,让职工根据家庭实际情况主动调整工作节奏,在满足生产计划的同时也不影响职工照顾家庭。

说起获得的荣誉,周海燕谦虚地说,她的成功要归功于政府的帮助和乡亲们的支持。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已经来临,很多人都跃跃欲试。对于这些准创业者,周海燕也给出了她的建议:在创业路上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多学习别人的经验,方能成功。

新闻推荐

纪检小组建在产业链上

“统一集中育苗,统一移栽,统一配方施肥,统一规范化管理,统一收购,纪检小组在其中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这‘五个统一\’是我镇8700亩订单有机高粱获得丰收的关键。”7月8日,泸州市龙马潭区金龙镇党委...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猪鬃里的致富经)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