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举行首次工业“竞进拉练”活动——
1月21日早上9点,成都气温4℃。
两辆大巴车从成都市政府第一办公区开出。车上坐着各区(市)县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市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一天内,他们要在成都10多个区(市)县跑上一遍。“霸王级”寒潮来临前,为期两天的成都全市工业重点项目和工业园区建设首次“竞进拉练”活动开始了。“竞进拉练”,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成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市人代会闭幕第六天,它就从纸上跳进了现实。“拉练”第一天,不少地方干部直言被“刺激”了。
□本报记者 蒋君芳
比比“荷包”:
重量级项目有多少?
“今年50亿级的工业项目有眉目了吗?”“暂时保密,等签约落实后再跟您汇报。”这个简短的谈话,发生在成都市副市长苟正礼和新都区区长贺欣之间。
本周刚刚结束的成都市委经济工作暨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成都将把区(市)县一把手招商引资的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这也意味着,在场每一位区(市)县党政“一把手”,都要拿项目“荷包”来比一比。
压力之下,“荷包里有货”的金堂县县长杨晓涛不算太担心,“我们去年跟踪引进的巴莫科技就是一个30亿元级的重大项目,目前还在跟进几个十亿元级项目。”
在金堂县巴莫科技的参观点位上,杨晓涛得到的表扬也不少。“去年金堂县新增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共是43家,全市的数据是300多家。”成都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在激励大家干劲的同时,还给青白江区区长傅学坤现场下了任务,“今年内要盯住哪些大企业,一季度内就要确定好目标,再一个个啃下来。”“别人能引进30亿元级的项目,为什么我们不能?”同处三圈层,蒲江县委书记刘兵的压力就更大了,“今天我们都还有领导带队在外招商,春节期间,我们也会派队伍去国外招商引资。”
比比速度:
3个月拆完千余亩土地
因为中国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这个项目,新都区石板滩镇正在经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年8月底,成都地铁7号线列车就将从这里下线。
为了快速推进项目,新都区下大力气,花了3个月时间完成1000余亩土地搬迁。
这样的速度得到了成都市有关领导的“点赞”:土地、资金这些因素都是困难,但不该是借口,新都区这种“敢于下狠劲去干”的精神“希望大家学习”。
在巴莫科技项目上实现“当年跟踪、当年签约、当年开工”的金堂县,也在现场透露了自己的“秘籍”:“将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纳入‘工业红名单\’,由主要领导一对一牵头服务。”
有被点赞的,也有被警醒的。
在“拉练”中去的一个项目点位,产业园从启动规划到现在已历时3年,但到目前为止只启动了4个项目,完成工业投资约2亿元。“目前好几个区县都在抓这个产业,如果你们不动作快一些的话,就很可能被边缘化。”成都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道。
看到这样的进度,成都市经信委主任施跃华也不客气:“去看看别的地方的塔吊数量,你们就知道差距在哪里了?”
比比精神:
敢于拼抢 耐住寂寞
去年动工、目前已有试生产车辆在进行测试的东风神龙汽车项目,是当天的第一个参观点位。焊装车间里,435台机器人带给刘兵不一般的震撼,“这才是真正的高科技,真正的现代工业。”
目前,成都经开区已入驻十余家整车生产企业,包括一汽大众、沃尔沃、东风神龙等。去年,该区实现了整车(机)产量92万辆,产值达到1042亿元。今年整车(机)产量将突破百万辆。
“气势如虹”不是一天实现的。成都经开区用了十余年时间,而金堂县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同样也用了数年时间才逐渐形成气候。对此,新津县委书记夏先义有自己的一番理解:“产业集群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成都经开区和金堂的例子告诉我们,地方在认准一个产业后,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巴莫科技在金堂县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内建设的动力电池及高端3C电子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则是金堂县从别人手中“抢”过来的。
原来,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基本决定将该项目放在东部某城市。得知消息后,金堂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上门拜访控股该公司的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多方沟通做工作,最终拿下该项目。预计该项目今年6月竣工投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4.22亿元。
这一点让刘兵感触很深,“招商引资过程中,这种拼抢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新闻推荐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伊始,金堂工业就在成都全市展示了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效。1月21日,为期两天的成都全市工业重点项目和工业园区建设首次“竞进拉练”活动开始。金堂引进重量级项目的数量、项目...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