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樊邦平
“我们自己就可以搭建平台销售产品,还需要第三方电商公司做什么?‘互联网+’再火爆,如果没有产品做支撑,再美的销售模式也是空中楼阁。”1月16日下午,在第二届成都优质特色农产品网购嘉年华农产品电商实战培训论坛上,来自成都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电商企业、网销专家和农业从业主体齐聚一堂,探讨农产品深度触网的议题。在听取了电商专家和电商企业的讲解后,现场的农民专合社和涉农企业等代表们纷纷表达了对农产品电商的疑问和看法。
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认为,当前政府和业界在推动农产品电商工程时,应多考虑农民的真实想法和打算,破除大家的困扰,打通农产品触网的障碍。
正视现实农民更加重视网销话语权
“2010年,淘宝上还没有郫县豆瓣产品,但2015年,郫县豆瓣在淘宝和天猫上便交易了1600万单,却没有一单是我们公司直接参与的。”1月16日,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电商部负责人吴佳霖,用“迫不及待”来形容公司的触网之举,如果现在不做电子商务,未来大家将无商可务。
作为郫县最大的豆瓣生产企业,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每年销售额达200亿元,但几乎全是线下销售。“必须开辟属于自己的网络平台,掌握产品网销的话语权。”吴佳霖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成立了电商团队,准备先在知名网络平台上开店,再建立自有网络平台。为了区别传统渠道的销售,公司将生产专门用于网络销售的产品。
与郫县豆瓣一样,来自金堂的禽蛋养殖专合社对触网也显得积极而紧迫。
“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渠道面临提价和增量的瓶颈,开拓网络销售渠道是当前的趋势,要掌握未来商品销售的话语权,就必须实现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多条腿走路。”在金堂县转龙镇养殖生态鸡多年的杨潮波告诉记者,农业从业者掌握了产品的供应,一方面会积极寻求电商企业的合作,拓展产品销路,另一方面会寻求稳固而有利的销售模式,热情拥抱互联网,也会谨慎对待第三方电商企业的合作。
改进做法要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服务
“既要拓展销路,更要掌握定价权和话语权,还要建立稳固的销售渠道,这是农业从业主体们对待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一个基本态度,这是当前的现实,我们必须理解和接受。”淘宝特色中国·成都馆负责人认为,当前农产品电商企业应该从农民和农业主体的愿望出发,积极为他们出谋划策,提供产品销售的服务,要善于懂得农民的心声,才能赢得农民的支持。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淘宝成都馆自去年5月成立以来,便制定了不同的营销策略和合作方案,帮助成都各地的优质农产品上网销售,截至目前,淘宝成都馆已与300余家专合社和商家达成农产品供销合作,销售额已突破5千万元。
成都市商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在当前的农民、专合社等农业实体中普遍存在观望或试探的打算,他们不排斥电商企业,也不完全相信电商企业,他们拥抱互联网,也依赖传统销售渠道。对此,成都市已出台了《加快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主动触网销售农产品的专合社,政府最高可以奖励50万元,未来政府各部门还要为农业从业主体触网销售农产品提供更多支持。
新闻推荐
6月4日,2016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成都金堂站)在金堂县官仓镇举行。来自广东、湖北、福建、重庆、四川等地的12支龙舟队参加了比赛。图为比赛现场。本报记者刘鑫/文金堂县委宣传部供图...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