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金堂新闻 > 正文

农村电商“迎来送往”的烦恼何解?

来源:四川日报 2015-11-06 09:12   https://www.yybnet.net/

“卖出去”和“运进来”

看好农村电商这片“蓝海”

“11月前三天,销售总额达66398元,这意味着,单店单日的销售额有1000元左右。”11月4日下午5点,来自新都、崇州32个哈哈农庄体验店的销售数据,传到成都哈哈农庄电子商务公司负责人的手机上。哈哈农庄是个类似“乡村版京东商城”的电商平台,主要买家是农民。

同一天,蒲江县天天农业合作社的社员大清早就忙活起来。在蒲江县复兴乡寿卧路,一家快递公司两辆9米长的大货车像往常一样开到一间库房前,近2000件猕猴桃将从这里始发,运向全国各地。天天农业合作社在淘宝上开网店已有好几年,早已是钻石级别卖家。

不论是“卖出去”还是“运进来”,哈哈农庄和天天合作社,都一致看好农村电商这片广阔的“蓝海”。一组数据印证了他们的期待:截至9月底,成都农村网民规模接近370万,约占成都网民总数的28.9%;全市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的销售收入约占销售总收入10%以上。

在成都,加快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是该市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的主要任务之一。11月2日,成都市政府常务会议刚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无疑给农村电商的未来划出一片巨大的想象空间:不仅要让农产品“进得城”,也要让工业品“入得村”,“双向畅通”的电商流通网络如何建成?

农产品“进城”电商威力大

本土农村电商集群初显

再过几天,天天合作社将迎来一年中的销售高峰:“每天3辆货车装货,50多个工人同时干。”合作社理事长李林说,他2008年开始做淘宝店,那时压根没想到猕猴桃的网上销量能有这么好。“今年到目前已经卖了300多吨,销售额达到200多万元。”

今年7月,龙泉驿区柏合镇长松村在淘宝网首页水蜜桃节上,与无锡的阳山水蜜桃、宁波的奉化水蜜桃展开了一场“对决”,最终以三天突破10500单的成绩获得本次水蜜桃节的销量冠军。“去年网上销售水蜜桃金额为20多万元,今年一下猛增至100多万元。”长松村水蜜桃专业生产合作社负责人宋兵说,电商的威力不一般。

对于电商企业来说,成都的地理环境、农产品资源、物流体系是不可忽视的优势。每年成都出产的农产品中,超过50%是运往成都市以外的区域。成都市也敏锐地看到了这点:通过“电商+服务商+政府”的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育农业经济的新增长点。

经过几年的探索,今年,成都市确定新都区、蒲江县为首批农村电商示范县,而长松村等10个村,被列为市农村电子商务试点村,农村电商示范试点工作在全市全面推开,力求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成都已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村电商集群。”成都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郫县整合供销社资源,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店,让农产品直面消费者;温江探索“互联网+花木+X”电子商务模式,着力解决阶段花木产能过剩问题;蒲江电子商务创业园整合全县网商、农产品供应、冷藏、物流等资源,建成了公共服务中心、仓储中心、物流中心、检测中心、培训中心、品牌展示中心和摄影中心并全面投入使用。

工业品“入村”瓶颈在物流

农资店“变身”成解决方案

在成都农村电子商务协会等单位共同调研形成的一份《2015年成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中,服务网点缺乏、物流配送不便等问题长期以来制约着成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多农村地区还存在上网难的问题,而农村物流基本是空白,许多快递公司还没有送货进村的服务。”

今年7月,位于新都、崇州的32家农资店悄然“变身”,成为哈哈农庄体验店。去年3月成立的哈哈农庄,是农资业巨头新都化工的全资子公司。新都化工在全国有3000多家县级经销商、近10万家驻扎在乡村的零售商。在该公司负责人看来,遍布于全国农村的销售网络,恰好成为困扰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的完美解决方案。“哈哈农庄依托原有的农资店,就地升级改造,成为工业品下乡的终端和物流点。”该公司负责人说,打开APP,有农资、手机数码、小家电、日用品、食品饮料等分类,找到心仪的商品就直接下单,哈哈农庄会将商品配送到就近的体验店,农民去店里取货就行。每个体验店都设置了免费WIFI,可以代农民支付,一举解决上网、物流、支付、售后等难题。斑竹园镇竹友社区的居民张有容告诉记者,过去也想上网买东西,但快递送不到,只好放弃,现在网上下单,实体店取货,十分方便。

作为全省首批“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从2014年起,金堂县就组织开展全县电商发展情况大摸底,深入各乡镇调研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条件。同时,尝试支持社会青年和大学毕业生创办电子商务企业或开展网络销售,创造“全民触网”的氛围。“触网”的前提是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金堂县231个行政村均已开通电话,90%以上乡镇已全部建成以联通网络为基础的光纤物流网,且已涌现出大批涉农网站、农民网商,而以成都田岭涧农业发展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正加快电子商务为主的农产品现代营销渠道建设。据了解,今年内金堂县将新建一批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并将规划新建一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同时将电子商务应用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多元化特色经营结合起来,实现农村工业品和农产品双向流通。

□本报记者 刘莉 张彧希

新闻推荐

小投入 让农村老人老有所乐

如何破解农村老人文化生活“靠墙头”“晒日头”现象?金堂的探索引发全国老龄委关注——□本报记者刘星92岁的贾兴云老人是绵阳市梓潼县许州镇排柏村的农民,老伴已去世多年,他一人独居在自己的土...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农村电商“迎来送往”的烦恼何解?)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