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金堂新闻 > 正文

精准到位 金堂农民脱贫路越走越宽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5-10-16 08:35   https://www.yybnet.net/

□特约通讯员 孙洪军本报记者 刘鑫

“今年我准备继续扩大规模,再多养几头黑山羊,争取能净赚一万五千元。”10月12日,金堂县又新镇永乐村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王智勇告诉记者,自打他去年听从村委会的召唤,返乡搞起了黑山羊养殖,不仅年均纯增收1万元左右,还能照顾到患病的老母亲。

如今金堂县又新镇、广兴镇、云合镇等多个乡镇,在***东风的吹拂下,党员干部齐上阵,群众百姓干劲十足。该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就是要在结合自身黑山羊、猕猴桃、青花椒等多个传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让农民真正通过‘***\’来增收脱贫奔小康。”

小村庄完成“三级跳”

广兴镇兴乐村,地处偏远、劳动力薄弱、干旱缺水……贫穷,一度是这里的“烙印”。但2013年兴乐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余元,2014年这一数字上涨到9300余元,今年上半年的人均收入就达到了6100余元。三年不到的时间,兴乐村的“烙印”正一点点消除,这是什么原因呢?

“村里的党员干部经常到我家了解情况,根据我的实际情况为我订制帮扶方案。”七组村民钟太国告诉记者,县里的***方案制定后,村上积极牵线搭桥,与农商银行对接,为他长期患病的老母亲贷款购买了养老保险,还给他家送来黑山羊和鸡苗。“现在,我们家的生活越过越好,争取明年存点钱把房子修了。”钟太国高兴地说。这只是兴乐村实施***,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

兴乐村还立足黑山羊、青花椒、皮球桃等传统特色产业项目做文章,一边向上积极争取***项目,一边鼓励群众积极主动加入到脱贫增收的队伍中来,截至目前,已新建青花椒600亩,皮球桃850亩。同时,还针对村子缺水的实际情况,联系对口帮扶部门搞基建配套。

“供氧”“造血”多管齐下

云合镇白塔村贫困人口多。可如今,走在白塔村,村民集中居住点机声鼎沸;产业致富田一片忙碌……谈起变化,该村村支书赵睿告诉记者,从2012年开始,白塔村就开始着手通过“一对一、一对多”“供氧+造血+扶智”,以及“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帮扶困难群众脱贫增收。

“比如三组村民伍征光,就是‘供氧+造血+扶智’脱贫模式的典型受益人之一。”赵睿说,这种模式是以高校为依托,结合村里的特色产业,一边发挥高校的技术资源优势,定期向贫困户传授种养技术,向农户“供氧”和“造血”;一边向高校推荐学生,让贫困户的孩子们也能上学学技术,完成“扶智”。

以伍征光为例,2012年他家庭收入9400元、人均3133元,以低保、惠农补贴、农作物收入为主;2014年,家庭收入达到了24500元、人均8166元、增幅53%,以他在高校专家指导下养殖黑山羊、儿子的就业收入,惠农补贴为主;而今年,预计他的家庭人均收入将超过全镇平均水平。

不仅如此,2013年由10名党员自发成立的云合镇金鸡山村家庭农场,更是对当地“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的最好诠释。截至目前,农场通过采用大棚、有机、绿色等现代技术,带领周边110余户贫困户,种植猕猴桃、蔬菜等特色产业,年增收30余万元,走上了脱贫增收路。

摘“贫困帽”走上致富路

金堂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将在立足各乡镇优势产业、因地制宜脱贫增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实施***。将低保、低保边缘户,以及2015年人均纯收入在8300元以下的农户,全面纳入相对贫困户帮扶范畴,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建立统计台账和管理平台,实施动态管理;抓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等10项工作,扎实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和脱贫致富本领,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同时,加强扶贫资金的监督审查,确保廉洁扶贫,确保在2015年,17个相对贫困村1122户相对贫困户,全部完成脱贫退出帮扶序列;2015—2017年非相对贫困村的2600户贫困户完成脱贫有序退出帮扶序列。

新闻推荐

仔猪、母猪价格企稳

据四川生猪监测预警系统监测,冬至之后,四川省68个监测县生猪、饲料价格持续稳中微幅震荡。育肥猪均价17.13元/公斤,略跌0.01元/公斤;仔猪均价22.02元/公斤,反弹0.12元/公斤;后备母猪均价1284元/头,回升2...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精准到位 金堂农民脱贫路越走越宽)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