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金堂新闻 > 正文

金堂县竹篙回乡创业园调查 “透明”园区能否承载创业梦?

来源:四川日报 2015-06-26 10:10   https://www.yybnet.net/

国务院日前出台意见,首次将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新动能”,纳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中统筹考虑。创业园区是激发这一“新动能”、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载体。四川省数年前已开始探索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就目前而言,效果不尽如人意。和其他创业主体相比,农民工创业到底需要怎样的创业载体?已有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遇冷”调查》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本报记者 熊筱伟

6月25日,成都市金堂县。离开成南高速,车行10分钟就到了竹篙镇,场镇大街两旁,是一家挨着一家的两层民房,挂着“某某鞋厂”、“某某成衣厂”招牌。从外往里看,一个个埋头干活的脑袋,穿插在挤满纺织机、皮料的狭小空间内。

早在2009年,竹篙镇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民工创业示范园”,2012年被成都市经信委确定为成都“回乡创业示范园区”。

但这是一座“透明”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园——没有供创业者使用的园区、也缺乏相关扶持政策。38家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就散落在竹篙镇大大小小的民房中,艰难地生存着,被场地、资金等现实问题困扰着。

没有存在感的创业园缺场地、融资难,找谁?

“创业园?不晓得,没感觉(有)。”千足金鞋面加工厂总经理袁齐林坚持,他没有进驻什么创业园,只是回镇开了厂。和政府唯一打交道的机会,是每年例行的安全培训。

记者走访了镇上8家农民工创业企业,除锦洲成衣厂、同心鞋厂外,其他均表示不知道有创业园,更不知道,创业还有什么扶持政策。

“我享受过租房补贴、一次5万元的无息贷款,但那是2009年以前的事了,之后再没听说过。”锦洲成衣厂创办者王红琼表示。

“透明”的创业园,不能给王红琼带来最需要的场地。

锦洲成衣厂400平方米“厂房”,加盖在民房后面,墙上贴着检验区、包装区、熨烫区、裁剪区等标签,工人们就站在织机边,包装堆在地上的成品校服。

简陋的厂房,面临的问题不止是杂乱和消防安全隐患。2014年底,有人来洽谈校服生意,看了现场就再没提,“拿民房当厂房,他们觉得不像是正规企业。”

王红琼也想搬到临近的金堂县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但规模不够、产业不符。

除了缺场地,还缺钱。圣浪鞋厂创办者彭恢雄告诉记者,流动资金捉襟见肘,无力扩大生产。向银行抵押贷款,但农房不能抵押;信用贷款,利息太高。

目前,竹篙镇有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38家,数量较2011年减少4家,均从事制衣制鞋。今年以来,没有新成立的创业企业。记者采访的8家企业,均提出场地和融资难问题,其中5家表示企业亏损或仅持平。

老政策已停止新政策在制定中

金堂县从1985年开始输出劳务,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竹篙镇,更是被当时的国内媒体称为“全国打工第一镇”。

竹篙镇副镇长张孝锋告诉记者,当地出去务工的农民工,进入管理层的不少,积累了较丰富的管理经验,现在,他们要照顾老人、孩子,回乡创业是一种选择。

2000年起,竹篙镇就多次举办创业座谈会,请返乡农民工谈想法。创业者对场地、资金等需求,县、镇都清楚,也想过办法。

2007年,金堂县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鼓励回引创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竹篙回乡创业园为试点,对回乡创办制衣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常年雇佣30人以上的,给予厂房租金补贴50%、每年2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水电气给予优惠等。

但执行3年后,上述政策基本都停止了。张孝锋表示,县里财力不足,而镇上没有制定支持政策权限。

2010年,竹篙镇计划为创业企业建立园区,但遵照县里安排,最终将土地指标用于建设金堂县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

金堂县就业局局长张宗能认为,县里已经有成阿工业园,再建以工业为主的创业园会与之冲突。张孝锋则坦言,创业园主要用于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而加工园区更有利于拉动当地经济。二者选一,取后者。

竹篙镇现在的38家农民工创业企业,年利税额约50万元。而金堂县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共7家企业(均非农民工创业企业),年利税620万元。

四川省曾先后多次出台相关指导意见等,提出要加大农民工创业服务力度。省农劳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文件更多是鼓励方向,具体能落实的优惠政策不多。

张宗能表示,金堂正根据国务院新出台文件要求,研究制定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支持意见。去年6月,镇里已申请建立小微企业回乡创业产业园,为创业者提供用地场所,目前正在审批中。

门槛变高不达标企业将被淘汰

扶持政策或将“姗姗来迟”,但不是所有创业企业都能见到那一天。

对于还在审批中的小微企业回乡创业产业园,竹篙镇已定下了准入“门槛”:解决就业必须达到一定人数;针对有无欠薪、管理能力等的社会评分必须合格。张孝锋估计,目前38家企业中,约50%能符合条件。“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企业在走向成熟过程中,会出现大量非常小、不规范的企业,易产生种种问题。”张宗能认为。竹篙镇38家创业企业中,20家没有证照;去年镇上某鞋厂老板卷款逃走,引发纠纷。

不能跨过“门槛”的创业者,怎么办?张孝锋表示,可允许其在园区外度过1至2年的调整期,在此期间整改或寻求与其他企业合资,到期仍达不到标准者,将不准在镇里经营。

在彭恢雄看来,他就属于将被镇里淘汰的企业。“工人就这么几十个,技术含量也说不上,利润太低也没钱整改,恼火。”

新闻推荐

重大项目频频签约折射成都哪些“转型特征”

9月22日,成都市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在蓉共同签署《关于开行厦蓉欧快铁、加强经贸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建合作机制,将共同把厦蓉欧快铁建设成为国内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中欧班列,携手抢占国家“一...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开学前查隐患2015-08-30 09:39
评论:(金堂县竹篙回乡创业园调查 “透明”园区能否承载创业梦?)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