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2000亩羊肚菌种植田里,从去年11月到今年3月,羊肚菌创造出每亩至少2万多元的产值,每亩产量在300到350斤左右,高产的能突破600斤,纯利润每亩超过了1万元。
□杨丽峰 本报记者 冉倩婷 张彧希
经过5个月的尝鲜试种,3月底的这几天,金堂县赵家镇平水桥村村民卿奇在自家大棚里收获了最后一批羊肚菌。
算上最后这批,卿奇的30多亩田在5个月的时间里为他带来了近80万元的收益,如果不算固定配套设施投入,纯利润总共超过40万元。
扩及整个金堂县2000亩羊肚菌种植田地,从去年11月到今年3月,羊肚菌创造出每亩至少2万多元的产值,除去每亩1万元左右的成本,纯利润每亩超过了1万元。其中,卿奇有2亩地每亩纯利润有6万元。
小菌子种出大产业
“我也是第一次种这个东西,对今年的收成还是挺满意的。”卿奇承包的30多亩地以前都是种瓜果,去年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种下了第一批羊肚菌种。“一直以来,羊肚菌因无法完成人工驯化而不能进行大面积种植。”四川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专家、四川省食用菌菌种场场长姜邻介绍,经过十多年的技术研发,2012年,研究所在羊肚菌的人工驯化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的技术突破,“我们当年与金堂县展开羊肚菌人工种植推广的院县合作。”
由当地政府引导,为种植羊肚菌的菌农提供每亩每年5000元的补贴资金,3年间,金堂县的羊肚菌种植规模迅速发展到目前的2000亩,每亩产量一般在300到350斤左右,高产的能突破600斤,甚至有卿奇种羊肚菌亩产突破1000斤的个例。“按每斤70元的收购价来算,今年金堂县种羊肚菌的农民收获颇丰。”金堂县农发局蔬菜站站长卿太勇介绍,由于羊肚菌在自然条件下只能种植一季,目前,金堂县正在种植羊肚菌的田地推广“稻—菌”、“菜—菌”或者“果林套种羊肚菌”等种植模式,进一步提升每亩地的农业产值,“截至目前,促农增收效果明显。”
“吃螃蟹”前先算算账
与卿太勇不同,姜邻注意到的是亩产300斤和亩产600斤的差距,“这是一个很好的数据对比,说明菌农的种植技术还有待加强。”
姜邻说,目前在金堂县种植羊肚菌的2000亩地中,播下去的菌种质量都差不多,造成这300斤差距的,正是菌农的种植技术差异。“‘精贵\’的羊肚菌对温度、水、通风等条件要求非常精确,掌握准确的‘火候\’并不容易,想获得更高的产值就需要加强技能培训。”
“大棚配备了自动喷灌、降温等设施,低矮的小棚则主要依赖人工和自然条件。”姜邻举了个例子,羊肚菌生长最适宜的气温是15℃到18℃之间,开年回暖后,延长“冷天”时间会相应地提高亩产,“比如延长10天,亩产就会提高20%到30%,这就需要辅助降温设施,但成本较高。”
卿奇的30多亩地中,有两亩地投入了姜邻所说的固定配套设施,成本总共接近28万。自然条件下,羊肚菌在3月初就已全部收完,他的地之所以在3月底还有收成,就跟这些设施有关。而这两亩地也为他带来了每亩7万元的收益,如果不算固定配套设施投入,每亩纯利润有6万元。“预计明年就可以收回固定配套设施的投入成本了。”卿奇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蒋君芳冉倩婷4月29日,成都市委召开全市经济工作分析会。虽然以“符合预期、开局良好”之势顺利走过一季度,但在未来的三个季度,成都面临的压力仍然不小:扩大市场有效需求、促进工业企稳回...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