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四川省首次从优秀工人农民队伍中选拔乡镇公务员,选拔出的243名乡镇公务员皆已步入各自工作岗位。新的岗位上,来自田坎、车间的他们如何应对新挑战?有没有实现预期目标?记者从首批“田坎干部”中,分不同类型选取部分代表实地跟踪采访,今起陆续推出。
□本报记者 杜蕾 熊润频 文/图
4月21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金堂县隆盛镇政府拜访肖军,没想扑了个空。打电话才得知,他一早便和镇党委书记、镇长到黄角垭村调查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去了。
农民心里想什么,他最清楚
“老肖,又过来啦!”“肖军,别忘了下午要去二组核土地哈!”……记者撵上肖军,和他一起走进黄角垭村,沿途遇到的村民都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农民出身的肖军,去年参加了全省首次从优秀工人农民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录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考试,以39岁“高龄”踩着年龄“红线”(面向农民年龄要求为40岁以下)进入公务员队伍。
肖军被安排到“推进城乡一体化办公室”,负责全镇各村村级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和管理,并定点联系黄角垭村。
当天是调查村上美丽乡村提升推进情况。“他长期生活在农村,清楚农民想什么、需要什么。”同行的隆盛镇镇长桑莉指了指远处种满果树的山头,“那片果林就是肖军一手组织村民种起来的。”
关于这片果树,还有个小故事。去年底,丰收村、新开村进行产业升级,准备种柑橘。最初,政府打算统一摘种、统一管理,聘请村民分片打理,但肖军听说后明确反对。“如果全部由政府包揽,老百姓很难用心打理”, 他建议先把柑橘苗买回来,免费分给有种植需求的村民,并把种植标准制定出来,让村民自己种,政府给予一定良种补贴作为鼓励,再提供花生苗套种在果树下。桑莉采纳了肖军的提议,果然,不少农民自告奋勇种上了柑橘,两村共计400亩,长势喜人。
提及这段往事,肖军咧嘴笑道:“我以前种过果子、也挖过泥巴,特别清楚这种心态。我的经验,搞农业生产,一定要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不能政府包完了。”
桑莉说,过去他们在工作中常有一个困惑,就是一些明明非常好的政策,到了下面老百姓却不买账。怎么落地?“就是需要像肖军这样的人。”
做基层工作,态度与知识一样重要
中午1点多,刚在食堂吃完午饭,肖军拿着卷尺和一本写满数据的花名册,开着私家车又往黄角垭村驶去。
当了4个月公务员,感觉如何?去往村里的路上,记者和肖军聊起天。“说实话,真累。”肖军说,他原以为当公务员比较清闲,没想到,实际每天在办公室的时间只能以分钟计。美丽新村建设、土地流转、驻村……每样都得跟群众打交道。
最近,黄角垭村二组的撂荒地,准备流转出来建设驾照考场,肖军一户一户做工作。前日已经把每家每户的土地面积量好了,今天到组上再跟村民核对面积。
核对地点在村组长家中。肖军翻开花名册,与村民挨个核对数据,确认无误便签字。“我那地是1.15亩的,你们量少了!”核对快结束时,村民曹大爷气呼呼地走进来。原来,老人的土地量出来是1.13亩,他觉得村上“故意量少了”。见老人有疑问,肖军提议当即去老人的地里,由老人和几个村民一起监督丈量,如果确实有少,立刻补齐。
下午3点,太阳正烈。肖军和几个村民陪着老人来到地头实地丈量。每量一边,肖军都请曹大爷确认尺子拉好再登记数据。最终,量出该块地面积1.125亩,老人终于放心签了字。肖军擦了擦汗,深呼了一口气。“做基层工作,热情耐心的态度与掌握的知识一样重要。”肖军说。
结束核对回到镇上,已经将近下午4点。肖军终于坐在了自己的办公桌前,打开电脑,开始写明天上班前要交给县上的汇报材料。他看了看表,给老婆发了条短信:“事多,下午来不及回来喂猪了,你记得喂下。”
人物名片
肖军,金堂县隆盛镇公务员,现年40岁,原为隆盛镇茅庵堂村农民。
对话
公务员工作和想象中差距有些大
□本报记者 杜蕾
问:当初为什么考乡镇公务员?
答:今年已满40岁,不想在外面折腾了。公务员是个体面职业,工作比较稳定,可以安心供娃娃念书。
问:当上公务员和想象中差距大不?
答:很大。以前以为就是在办公室泡杯茶,处理处理文件,清清闲闲等5点下班。结果又忙又累,现在我要重点做四件事: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美丽新村建设、土地流转、驻村工作。
问:与以前相比收入怎么样?
答:(果断摆了摆手)肯定跟以前不能比。以前,我挖泥巴、种树子、养猪都在搞,前几年还要开摩的,一年10万元肯定有。现在每月拿到手2700元,也没有啥子补贴(笑)。
问:报不报油费?
答:没得。而且我没有工龄,今年相当于工作第一年,就算车改,也不会有啥补贴。
问:收入差距这么大,工作还这么忙,心里有落差吗?
答:肯定有。但这份工作稳定,心里也能平衡。
问:当公务员后最大变化是什么?
答:每天都要穿得很正式,算不算?(说完,哈哈笑了)我以前最喜欢穿运动服、踩拖鞋就可以走乡路。现在基本天天都这样穿了(指了指自己穿的衬衣皮鞋)。
问:给自己定奋斗目标了没?
答:我都40岁了(笑),心态很平和,我跟书记镇长说了,只要领导看得起我,把事情交给我,我肯定尽心尽力做好。前两天书记还跟我说,我对事有主张,能坚持原则,他放心把事情交给我做。(想了想)要说奋斗目标,不如说心愿。现在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出去打工了,你看种地的都是些年纪大的,赚不了什么钱。我特别想帮在家的农民找点事做,看能否在他们的诉求和政府的政策间找到一个结合点,利用一些好政策把老百姓的困难实实在在解决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彧希“你那个药,打100毫升就够了,千万不能打多了。”5月7日中午,拿着手机,金堂县淮口镇“庄稼医生”黄祖军再三叮嘱电话那头的农户曹育银。半个小时前,黄祖军刚刚从曹育银地里回来,老曹的...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