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顺伍(左二)等人正在接待前来申请土地流转的村民。
本期提示
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不得力,为民服务意识差,群众意见大,干群关系紧张。这是省委组织部在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之一。如何改变?本期报道结合相关事例,谈教训、说做法。
□本报记者 刘鑫 文/图
“对以前的村干部,群众是有意见!以前一米长的水泥路都莫得,能没意见吗?”4月15日,在成都市金堂县三溪镇长林村,村民彭上坤告诉记者,“新干部上任之后,变化大!不说空话,做的都是实事。”
长林村是个偏远村,村里人多地少,加之常年基础建设滞后,出现了产业不兴、增收缓慢、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2012年,肖顺伍等新一届村“两委”成员以兴产业、建新村、强机制、促增收为切入点,踏实为民服务,彻底改变了群众对村“两委”的印象。
搞产业,实实在在
【项目难推进,挨家挨户做工作】
“你看这300多亩母本园,是2013年前后在成都市农委扶贫项目支持下建设起来的。”4月15日,村支书肖顺伍带记者来到村里的“四川柑桔母本园”说:“按说政府有项目要投入,老百姓该高兴才对。结果为了这个项目,我们几个村干部几乎跑断了腿。”
究其原因,长年的干群关系紧张,导致村民不信任村“两委”,加上少数村民“金不调、银不换”的土地老观念,使得工作开展不力。说起这事,村民沈有华不好意思地说:“以前不相信会有这么好的事,觉得村干部在土地流转、项目资金上肯定有问题,所以当时大家都有点不情愿。”
为改变这一观念,村“两委”用数月时间,一边挨家挨户做工作,一边主动公示公开各项开支情况,渐渐打消了村民的顾虑,项目得以顺利开展。
紧接着,1300亩彩色蜜柚、500亩生姜、500亩花生等特色产业项目,一个接一个落地长林村,2014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0497元。
村民彭艳说:“这些项目以前我们只在报纸上看过,现在都成现实了。”更让她高兴的是,2014年,村 “两委”对192户贫困户开展扶贫工作,既给资金补贴,又给联系工作。作为扶贫困难户的彭艳,就近到成阿工业园区打工,年收入近4万元。
“老百姓就讲究个实在,只要有实实在在的项目摆在那里,干群关系等问题都会融洽很多。”肖顺伍说。
建机制,公开透明
【顺意民心,凡事先群众后个人】
给老百姓带来致富产业,是新一届村“两委”上任后的先手招。接下来,他们又针对村务、财务廉政文化做文章。
由村民选出3名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成立村民监事会,负责对全村所有项目进行监督;通过村民议事会,推选出7名村民代表,负责收集民意,了解村民诉求……一系列以村民意愿为主体,顺意民心为根本的为民服务新机制,在长林村落地开花。
作为3名村民监事会委员之一,61岁的长林村老党员张家全告诉记者:“这一届村干部,遇事不推脱,凡事先群众后个人。”他说,前两年村里利用市级扶贫项目,给相对贫困户发放了4万余只鸡苗,发放对象全交给村民民主推荐;2014年发展红心柚的45万元专项资金,“村干部也是不粘手,只记账和协调组织”。
“村干部不拿群众一分钱,改变实实在在,让老百姓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彭上坤说。
评一评
长林村老党员张家全:现在的村干部办事踏实认真,为民服务兢兢业业,起到了共产党员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溪镇副镇长曾勇凡:长林村的“两委”成员,最大的特点就是团结、和谐、务实,一心一意干实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金堂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梅:长林村“两委”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使全村面貌发生了较大改变,取得了为民服务、增收致富的实效。
说两句
长林村的转变,不能简单地归结在 “有扶贫项目”上,根源还是在于新一届村“两委”党员干部带头示范,踏实为民服务上,希望四川省其他村组借鉴经验再上路。
新闻推荐
奖补范围:重点补助当年新建的水果、蔬菜冷冻、保鲜、烘干,马铃薯、红薯贮藏窖(库),稻谷烘储等设施。补助对象:农户和专业合作社。每个农户不超过2座,每个专业合作社不超过5座。奖补标准:中央财政资金对纳...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