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倩婷
“契合打造成都近郊休闲旅游目的地和成都后花园建设,致力于将‘四改六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金堂县今年将继续全力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力争打造形成‘大地景观\’。”据金堂县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打造“大地景观”,让金堂县全域范围的环境优美宜居。“实现该目标,农村环境治理是着力点。”
金堂县2009年启动了农村环境治理,通过扎实开展“七乱”治理,农村整体面貌明显提升;自2014年“四改六治理”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启动以来,金堂县以“农村环境专项治理”为契机,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百村容貌整治为载体,在全县农村全面推行村民自治,引导广大农村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治理,以点带面开展分类指导,推进环境治理向村庄、院落延伸,推进广大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为打造成都近郊休闲旅游目的地和成都后花园建设提供坚强的环境保障。金堂县转龙镇结合实际情况,将农村环境治理内容分为“点”、“线”、“面”三大板块,即“一面二线四点”,治理成效明显,该镇做法在全县推广,促使了全县农村环境治理向纵深推进。
治点、理线、修面打造“大地景观”
“基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内容多、任务细等具体情况,为了多角度、全方位抓实抓准农村环境治理各项工作,金堂县创新性地指导各乡镇将农村环境治理分为‘点\’、‘线\’、‘面\’三大板块,即‘一面二线四点\’。”金堂县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面”即房屋立面风貌,“二线”即道路、河流沿线,“四点”即场镇、聚居点、院落和散居农户。
治点。对场镇实行清洁公司管、门前商户管、秩序城管管“三管”。聚居点实行“村建户管”,由村委会整合相关资源完善小区绿化和公共活动设施,由小区业委会进行小区清洁和秩序管理。院落整治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实行“一方申请二方报到三方会商”制度。散居农户则要求农户做到地清洁、物有序、人精神。
理线。道路沿线治理实行靓化和洁化。即对道路沿线的边坡、乱石等进行清理和平整,并在显要位置栽植观赏树种和具有本地特色的植物,由各村(社区)组织保洁员定期对道路沿线杂草、垃圾等进行清扫。河道治理做到“减排正源、打捞清流、植绿成景、疏浚防灾”。
修面。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采取政府补贴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的办法引导农户进行房屋外墙粉刷等风貌整治。同时启动牛皮癣清理和养殖棚清理工作,改变农户乱搭家禽畜养殖棚、家禽畜散养的不良习惯。
引导村民自治、资金多元投入夯实治理基础
“‘四改六治理\’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群众充分参与才可能实现整体环境提升。着力调动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金堂县充分用好了村民自治这‘一剂良方\’。”金堂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引导强化村民自治,金堂县指导各村(社区)村民代表大会自行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由村两委与每户家庭签订门前三包保洁责任书,并引导各村(社区)制定奖勤罚懒、全民参与的相关制度。金堂县转龙镇采取排名考核与通报、曝光相结合的方式对环境治理情况进行定期督查,每月将各村(社区)随机抽查的成绩作为相应村(社区)的成绩排名通报,对排名前2名和最后2名的村(社区),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连续3次排名最后2名的村(社区),由村(社区)书记、主任向镇党委政府说明情况。
同时,为了推动治理工作有效开展,金堂县还积极整合相关涉农项目资金投入城乡环境治理,解决治理资金不足的问题。
整合各乡镇“农村水利工程”、“粮油产业高产高效示范基地”、“田间工程”等项目,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川西地域文化打造为载体,实施林盘整治,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整体品质。充分利用政府“以奖代补”、上级部门项目扶持、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政策,整合政策资金,通过村民议事会商议,加大对村庄环境治理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村庄基础设施。采取“政府补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的方式,建立院落环境治理资金池,有效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治理。“开展院落环境整治,各家各户把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好多城里人来我们这里旅游,村民们都尝到了环境改善带来的好处,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了!”金堂县三溪镇白庙村村干部谈到开展院落环境治理工作时介绍道。“现在环境好了,来旅游的人多了,不光自己住起舒服,收入也增加了,巴适!”三溪镇白庙村的村民们高兴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冉倩婷4月15日,成都市金堂县又新镇宝鼎村村民杨永友找到成都市农鑫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吴贤志,说自己也要参与“以羊还羊”,“初步定30只。”“以羊还羊,就是专合社今年借给你一定数量...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