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倩婷
与很多地方被动地踏着大节奏走不同,竹篙镇不论是当年向外输出劳动力,还是后来实施的“农民工回引工程”,都具有很强的主动性。
这种主动性,让竹篙镇每次都能先抢占先机,但同时也面临很多必须“摸着石头过河”的问题。
采访中,王红琼的一句抱怨,折射出当前竹篙镇硬件设施建设速度相对落后的现状。她说,现在厂房用民房改装,拿不出手,没法将客户带到竹篙镇参观,也接不到来自金堂本地的订单,“虽然取得了对质量有严格要求的资格证书,但看到厂房样子的人都对产品质量不放心。”
其次是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题。近年来,有33名竹篙镇返乡农民工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共获贷款196万元,但比起返乡创业总产值上亿的规模,数额太少了。
此外,返乡创业方向不契合当地实际、导致创业失败的情况也偶有发生。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企业管理水平不高、行业自律不强、“挖墙脚”等恶性竞争频发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据悉,目前竹篙镇已在着手引导返乡企业入园,解决返乡创业企业对硬件设施的需求;而组织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开展法律援助,协助企业获得贷款、计划引导成立行业协会等措施,也在谋划推进,后效待观。
无论如何,只有想方设法创新方式,优化创业环境,才会在“农民工创业示范园”这条路上走得更为顺畅。
新闻推荐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省内古镇再次被游客“攻陷”。“古镇游”已成为撬动一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杠杆。热闹之余,古镇又饱受诟病:到处是仿古建筑和哪里都能买到的“特产”,千镇一面,缺乏个性。其实,近两...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