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成都上东大街64号附1号旁的一条小巷,终于露出了消失已久的“真容”:在该市规划局、锦江区政府的督促下,存在长达10年之久的18间违建商铺被拆除,也由此打响了成都今年“四改六治理”行动的“第一枪”。
在2015年的第二个工作日,成都市就启动继“北改”之后的最大民生工程——政府部门的雷厉风行背后,看得出也是“蛮拼的”。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带着一份期待和压力,各级地方政府的齿轮启动运转。一年之“计”如何谋篇,记者梳理了成都、德阳、绵阳三地政府网站信息及公开报道,从各级领导干部的“行踪”中,从各地政府机关的日程表中,捕捉各级党委政府2015开年布局的蛛丝马迹。
□本报记者 张彧希 黄泽君
关键词:开会
新常态下的平常心
开会,是各级党委政府在每年一月的重要任务。
根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开年两周以来,成都、德阳、绵阳三地35个区(市)县级党委政府,召开区县级会议及各类专题会议200余次。其中,“全委会”、“经济工作会”、“两会”都是每年的“常规动作”。而会上密集出台的各区县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既是对2014的“盘点”,也是对2015的“定调”。
尽管是惯例,但还是可以嗅出一丝不同: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换挡减速”新常态,各个区(市)县多了一份“平常心”。记者发现,在多份报告中,当地均调低了今年GDP增长目标,谨慎地将增长率设定在7.5%-9%的区间。而新都区的党代会报告,更是以“中高速增长”来代替具体的数字。与此同时,“产业升级”、“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等成为报告中的“热词”。
同样被频频提及的还有“改革创新”和“依法治区(市县)”。绵竹提出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并将制定负面清单;青白江则将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区的核心内容。
除了会议具体内容,几个开会的细节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成都龙泉驿区、锦江区等多个区(市)县,将党建工作述职会,开成了“坝坝会”。“廖书记,现在基层群众对党组织的要求和期盼越来越高,请问区委在加强基层党建投入方面有哪些措施?”1月9日,龙泉驿区委书记、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廖仁松刚作完党建工作述职,就被大面街道蒲草村党总支书记邹光蓉点名提问。
关键词:发文件一“放”一“收”趋势明显
出台一些文件、采取一些措施——2015年的前两周,成都、德阳、绵阳三地政府陆续端出政策“大餐”,密度不高,但其中一“放”一“收”趋势明显。
“放”——放开市场、放开资源,让投资者享有更多自主权,让优质教师具备更大流动性。
“1号文件”历来是各级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的风向标。2015年,成都的这一风向标指向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1月13日,成都市政府1号文件——《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绘制了未来数年成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蓝图。从加快简政放权、优化投融资服务、创新融资方式等六大方面进行了明确,并首次提出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责任追究制。
开全省之先河,德阳市则出台《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创办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的意见》,通过降低登记门槛等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创办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既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又为全市公益慈善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保公务人员正确履职、依法行政、提高执行力。
新年到来,绵阳市环保局制定出台了《环保系统工作人员问责暂行办法》,设定18种情形可对环保工作人员问责。
关键词:调研抓“急事”、“难事”
与开会一样,调研也是地方政府年初的“常规动作”之一。而从调研的内容,往往能窥出各地的重心所在。
关注经济发展——
新年伊始,刚刚走马上任的成都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唐良智,就率队走进五城区,西部智谷京东商城项目、天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等科技企业、园区,成了关注点。仅仅隔了一天,几乎同样的调研队,又奔赴成都的两个三圈层区域:新津县和蒲江县。
这与成都“繁荣在主城区,实力在新城区”的理念,不谋而合。
德阳亦是如此。元旦假期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德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新有率队深入企业,对其生产情况进行调研。
关注社会建设——
德阳市委副书记刘宏葆率多部门负责人先后前往旌阳、广汉、绵竹、罗江等地,就各地安全生产、信访维稳、依法治市贯彻落实等情况进行调研。
位于成都最大民生工程“北改”范围内的火车北站片区,一直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元旦后,成都市老旧市场改造推进小组办公室、市火管办以及金牛区政府,走进火管办片区老旧市场,对这个特殊区域,摸底调研,细化方案。
关键词:送温暖健全制度实现常态化
新年,也是一年最冷的季节。困难群众过得好不好,谁来关心?
“牛什么时候产崽?家里还有什么困难没有?”在德阳通济镇人和村2组熊富康家中,前来慰问的队伍,送上了慰问金、大米和食用油。
在绵阳,失去父母的孩子们被关爱,由绵阳市妇联组队,送去了新年慰问金。
而在成都,这样的“送温暖”活动已经逐渐常态化。今年,成都建立四级网络,要求各级政府把温暖送到每一个困难群众家中。
从区级层面看,更多的民生举措还在纷至沓来——
成都市金堂县将再建118套公租房,并改造5个棚户区,让310户低洼棚户区群众受益;成华区提出目标,今年将完成27条黑臭河渠的治理,还百姓清清河水;开全省先河,武侯区将辖区内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检验检疫项目外包给公司,这意味着,以前必须到华西、省医院等医院才能完成的检疫项目,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做到了,费用还更低廉……
本报制图/龚武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冉倩婷根据金堂县环保局统计数据,1月1日至20日,金堂县委托该县环境监测部门对自身进行污染源监测的企业超过70家,比去年同期增长40%。与此同时,价值七八百万乃至上千万元的各类环保设施,在2...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