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冉倩婷
“通过多功能‘叠加\’,构建全域平安网格,打造出了和谐生活环境。”在12月12日召开的“平安成都建设工作会议”上,成都多个区(市)县代表在交流中表示,通过平安建设,助推了成都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目前,成都已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并将社会组织服务、治安防控等功能“叠加”进每个网格,构建起无数个平安细胞,筑牢平安成都建设的基础。
网格问需
及时解决群众难题
“成华区‘北改\’已促成9万居民、1万余商户搬迁。搬迁过程中,无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成华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源于成华区建立的精细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有了这个机制,我们能对群众诉求早知道、对不稳定因素早发现、对矛盾问题早解决。”
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原则,成华区按每个网格300-500户标准,将全区106个社区划分为855个一级网格、973个二级网格,确保网格构架全覆盖,每个一级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二级网格配备兼职网格员,并建起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确保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目前,该“成华经验”正在全市推广,并初步构建起一张覆盖全域的网络。
社会组织入网格
更专业更细致满足居民需求
近日,武侯区2015年240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向全国55家品牌社会组织发布,购买总金额2200余万元,其中约90%是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包括养老助残、心理抚慰、社区文化、青少年服务等。这是继今年该区拿出3085万元,将下沉到社区的139项政务服务发包给社会组织后,在推进社区网格治理“服务社会化”方面迈出的又一步。
进入武侯区的每个社会组织都与所在区域的网格员建立密切联系,二者厘清职责、协同合作。“相当于将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叠加\’进每个网格中。”武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网格员熟悉社区情况,能帮助社会组织更好融入到居民中,如果社会组织需要与社区沟通,立即可以联络网格员。从目前的运行情况看,以“叠加”进网格的方式进入社区的社会组织实现了快熟悉、快运转。“我们在探索中发现,让专业社会组织承接更多社区公共服务,能更好满足新时期对所需服务更专业、更细致的要求,促成社区和谐稳定。”
网格“叠加”
应急处置更迅速
12月6日,西南交大校区外“发生”一起突发刑事案件,3分钟内,20余名警力迅速赶到现场实施控制。这是金牛区进行的一次应急模拟演练,“操盘手”为金牛公安分局警务作战指挥中心。
作为全省公安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该中心基于P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集成110指挥系统、大情报系统、GPS定位系统和“天网”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天网”定位、治安卡点、巡逻警力、110警情在电子地图上的动态标注。一旦有重大警情或突发事件,该中心可实时掌握事件动态,并通过可视化、扁平化调度,迅速开展应急处置。“金牛区对治安防控网络的建设以满足网格化需求进行,这样能确保任何点位出现紧急情况周围都有足够警力可供调遣。”金牛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金牛区外,成华区在网格中实行交警、巡警、民警、刑警、消防“五警联勤”机制;金堂县探索在网格中建立以社区民警为主导、农村治保组织为骨干、治安积极分子为补充的三级农村治安人防网络。
新闻推荐
3月2日,泸州市龙马潭区金龙镇官渡学校的教师们在周转房内贴门贴。新学期,官渡学校16套教师周转房投入使用,40多名年轻教师入住周转房。从2012年起,该区投入1000余万元资金启动教师周转房建设,重点改善...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