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金堂新闻 > 正文

记者现场直击:游客们在买什么?

来源:四川日报 2014-10-13 12:03   https://www.yybnet.net/

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外的旅游业发达地区,旅游商品销售收入一般占旅游总收入的40%-50%,国内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浙江、海南等地约为35%以上,而其他大部分地区约为15%左右,其旅游经济严重依赖门票收入。如何让旅游商品变得有趣、有用?如何做大特色旅游商品?这不仅是游客们关心的问题,也是景区、旅游企业应该考虑的问题。

到年画村只能买年画?不,游客喜欢年画元素的周边产品

□本报记者 王域西

10月8日,尽管已是节后上班第一天,绵竹年画村仍有部分游客流连忘返。根据绵竹市旅游局统计,在国庆7天内,年画村景区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在柳琴眼中,这5万人都是年画商品的潜在顾客。

柳琴供职于轩辕年画有限公司,该公司经营着年画村景区内唯一一家四川省4A级特色旅游商品购物点——绵竹年画展示馆,这也是整个年画村景区旅游商品销售的主阵地。在绵竹年画展示馆内,记者发现,比起绵竹年画,工艺品、摆件、家居用品等年画周边产品占据了更大的陈列空间。“周边产品拥有更大的销量和人气。”柳琴告诉记者,从单一年画到各类周边产品,绵竹年画商品形态正在越来越贴近市场。

在开店之初,轩辕年画整合了年画村景区内14家年画作坊资源,实现了年画从作坊式经营到市场化销售的转变。可是,年画展示馆里挂的精美年画,游客赞叹不绝,却极少下手购买。

调查发现,用途与价格是阻止游客“掏腰包”的主要因素:一方面,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悬挂民间艺术品的习惯和兴趣,另一方面,绵竹年画价格不菲,一幅装裱好的年画售价达到几百元,如果画卷更长更大,价格则可能高达几千上万。“游客真正需要的,是实用、特色、价格实惠的商品。”柳琴说。

在公司的全新创意下,绵竹年画开始走上杯子、烟灰缸、抱枕、雨伞等生活用品。这一变化很快得到市场反应。“游客对年画周边产品的兴趣明显强过年画本身。”柳琴回忆,公司第一批次订购了五百把印有绵竹年画的雨伞,很快都销售了出去。

如今,年画周边产品的制作模式已经成熟,年画师傅们设计并绘制出图样,轩辕年画再将图样交给本地企业或网上合作的企业,由它们制作产品。“由于现在订单量较大,因此我们的价格能做到很实惠,这对于旅游商品来说是一大优势。”柳琴说。

带“土”味儿的农产品最火爆

□本报记者 冉倩婷

“景区里凡是跟‘土\’字沾边儿的农产品,不管是啥都能卖出去!”这是这个国庆金堂县五凤镇推进办工作人员曾娟最直观的感受。

原来,国庆七天,五凤古镇专门为当地农民搞了个“农产品展销会”,当地农民可以在指定地点摆“地摊”,销售自家农副产品。这些出自当地农民之手的“土特产”,备受游客喜爱,购销十分火爆。七天里,每天前来“摆摊”的农民多达400多户。“早上从树上摘下新鲜柿子和蜜橘,到景区找个位置摆摊,一天下来就有三四百块钱的收入。”五凤镇金箱村村民吴文学说,他旁边一个卖土鸡和土鸡蛋的村民,一天收入上千。

根据统计,平均每个摊位每天的收入约400元,整个国庆期间为农民直接增收近10万元。

县城内“田岭涧”门店店长李荔,也有跟曾娟类似的感受。国庆期间,店里的明参、黑花生、羊肚菌等土特产,销售十分火爆。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10月3日上午的一位本地顾客:他带着几位外地亲戚前来,给每人选购了一份土特产“大礼包”:“一样一种,全部打包!”总共花了四五千块。“像金堂明参,只有金堂县的云顶山上才有,所以成为游客带回家送给亲朋好友的最好礼物。”李荔说,国庆期间,该门店销售收入近7万元。

把握“土特产”销售的火爆势头,金堂对这类产品的开发也不断。比如羊肚菌,就是金堂新添的一种土特产旅游产品。“120克风干的羊肚菌卖价588元,价格不便宜但依然卖得非常好。”李荔介绍,羊肚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高,但野生的少、人工驯化又难。“去年,金堂县与省农科院合作在国内率先成功驯化羊肚菌,今年成品上市后,受到了游客的青睐。”

“吃货”之选:要满足口味,更要性价比

□本报记者 祖明远

10月2日,广元人李昊和三位朋友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是梓潼县七曲山风景区。“当天是重阳节,主要目的是登高祈福。”李昊说。

不过,祈福之后,琳琅满目的售货车和人潮涌动的小吃街,相继吸引了他们的目光。“谁让我们是‘吃货\’呢?”李昊忍不住自嘲。

在售货车上选了一阵檀木手串,李昊和朋友讨论觉得,价格有些虚高,“转了一圈,最值得购买的还是吃的。”

挤进小吃街,他们品尝了梓潼特产:片粉和酥饼。感觉味道不错,李昊又决定购买一些酥饼作为礼物带回广元,总共花了50元。

带美食作礼物分送朋友,是李昊的惯常做法,他在国内很多景区都留下自己的“美食记忆”。

最令他满意的美食是厦门的蔓越莓酥。每块很小,只有三分之二手掌长,价格也不贵,几元到十几元不等。“味道很独特,收到礼物的朋友们也都很满意。”李昊说。

而他觉得买得最成功的旅游商品是峨眉山的茶叶,尤其是每份为1两、2两的小茶叶礼盒,包装很精致,价格不过几十元,作为纪念品送人,看上去也很上档次。

对于梓潼的酥饼和片粉,李昊坦言并不惊艳,“也许因为我是四川人,这种四川口味的酥饼和片粉,对我来说不算吸引人。”

此外,他买来的这盒梓潼酥饼为同一口味,共有10块,也让他觉得有些不合心意。“如果采取小包装,做得精致一些,每包的口味多一些,性价比就显得更高,送人时选择余地也更大一些。”李昊建议。

一只“熊猫”每天带来两三万营业额

□本报记者 蒋君芳

10月7日,黄金周的最后一天。在成都名气颇高的景点——锦里,游客依旧络绎不绝。

大门对面的马路上,停着几辆去宽窄巷子的旅游小巴,车身上的大熊猫图案让小巴变得灵动可爱。不光是卖萌神器,作为成都旅游的亮点和特色,大熊猫还产生着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各式各样以熊猫为基本元素制作而成的旅游商品,被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作为“成都记忆”带回家乡。

刚进锦里大门,没走多远,就有一家旅游商品专卖店,琳琅满目的陶瓷摆件中,功夫熊猫系列尤其引人注目。店里的销售员介绍,这是最好卖的产品之一。

“Pandahouse”则是一家熊猫商品的“专卖店”,所有商品上都有熊猫元素,品种和设计也都更加亮眼。除了常见的熊猫布偶、杯具、衣服外,还有印着熊猫图案的拖鞋、书包、手套、坐垫等。在商店入口处“坐镇”的,是一款印有熊猫图案的书包,售价200多元。

丰富的商品吸引着游客,几分钟里就有十多位游客进店选购,一位来自陕西的小女孩兴奋地试戴店里的几款熊猫帽子。“我们的商品都是自己设计好后,拿到厂里定做,所以样式比别人要丰富得多。”从早上开店到现在,副店长陈玲一直在忙着给客人结账,跟记者说话的几分钟里,就卖出去一对书包、一个钱袋、三个杯子,“这个熊猫书包是我们今年推出的新品,很受顾客欢迎。”

整个黄金周,陈玲都处于这样的忙碌状态。她说,尽管今年的黄金周,感觉锦里的游客数相比去年有所下降,但店里的生意还是不错,“平均每天算下来都有两三万元的营业额,是一年当中最高的。”

在锦里外,武侯祠大街上,也有好几家销售熊猫商品的商店,甚至一些烟酒、土特产的专卖店,也挂了不少的熊猫布偶。位于街道123号的“迷你熊猫屋”,几年前从卖茶叶转型到了卖“熊猫”,“熊猫布偶好卖,很多来旅游的小朋友喜欢,家长就会掏钱买上一些。”店里工作人员吴晓说,国庆期间,店里每天都有不错的成交额。

好看又中用的商品更吸引人

□本报记者 黄泽君

10月7日,漫步在成都锦里的武汉游客张宇峰,走进一家名为“悠游三国大本营”的店,打算选购几个小摆设作纪念。“萌版的三国人物,挺有意思的,而且这个底座平而重,还能做镇纸。”张宇峰是一名书法爱好者,常常会在家练习毛笔字,这“摆设”对他很实用。

一路前行,跟随熙攘的人潮穿过小吃街,张宇峰又看到了锦里最大的“熊猫屋”。“熊猫是四川的特色,可以看看有没有什么小物件给朋友带回去。”张宇峰盘算着。

绣着熊猫图案的棉麻围裙、印着熊猫头像的陶瓷调味盒、熊猫造型的冰冻模具、熊猫浴巾……“来成都旅游,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这里的许多旅游商品都挺实用的。”张宇峰评价,“我愿意购买这样的旅游商品,既能体现当地的特色,又能融入生活中。”

但价格让张宇峰有点犹豫。“熊猫布偶要一两百,四个碧绿色的小水杯一套就要98元,围裙也不便宜。”

这样的感受游客李晓澄也有。从北京来到成都,李晓澄2岁的女儿一下就看中了一个粉色的熊猫小书包。“同样的钱,给她买一个布偶,不如买一个小书包,好看又实用。”李晓澄说。

女儿看上的小书包,价格是198元,李晓澄还想买一个同款的大书包,和女儿一起背,价格是298元。“是有点贵,但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毕竟难得来一次,商品质量也挺不错的。”李晓澄说。

犹豫了一会儿,张宇峰和李晓澄都下定了决心:张宇峰选了调味盒、熊猫造型的冰冻模具以及一条捎给女朋友的围裙;李晓澄则拿了两个书包和一个熊猫布偶。

为什么卖断货?因为商品太少了!

□本报记者 吴璟

10月8日,大假之后上班第一天,江油李白纪念馆馆长郭兴隆却感叹:终于能歇口气了。“假期来李白纪念馆的人爆满,我们几乎没休息过。”

人歇着,老郭的心思却没闲着:“我们的旅游商品开发,是刻不容缓了。”原来,国庆期间,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李白纪念馆,临走之际,不少人提出希望购买一些字画、拓片等纪念品。“可是我们的纪念品太少了,只有前两天来的游客买到了,后面的就没法提供了。”

旅游商品供不应求,按说是件好事。但老郭心里多少有点遗憾:“实话实说,这类旅游商品要形成一种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一说法让记者有些不解。游玩李白故里,带走一副与李白相关的字画,说起来也是一件雅事。近年来,随着江油李白故里的名气越来越响,游客数量不断提升,特别是来自中国台湾、韩国等地区的游客,对字画、拓片等旅游商品的购买兴趣颇高。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多准备些旅游商品,而要白白浪费了这块市场呢?

“首先是制作成本高,比如拓片本身就是一项传统技艺,虽然我们馆内有人会做,但是要长期量产,也不现实。”郭兴隆说,一般情况下都是有了订单才生产,“再加上字画、拓片等都太‘阳春白雪\’了,一般的游客如果不是特别爱好,也不会买。”

尽管如此,对未来旅游商品的开发,郭兴隆还是很期待。据介绍,目前李白纪念馆馆藏有张大千、郑板桥、石涛、祝枝山等大家真迹3500多件,陈列室内展出有100多件。“随便拿出一件来做拓片或者仿制纪念品,都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郭兴隆更期待的,还是年底成绵乐高铁的开通,“这样就会引来更多游客,改变目前过境游的尴尬,旅游商品销路也会更为开阔。”

届时,如何开发李白故里特色旅游商品?老郭的想法是,找一家专门的企业开发。“我们可以合作,一方出资金,一方出资源,一起来把李白故里这些‘阳春白雪\’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出来,搞成更接地气,更吸引人的商品,然后由专业的营销团队做推广,逐渐形成一个产业。”

红白豆腐成旅游名片

□本报记者 严芳

10月8日早上5点,天刚微微亮,什邡市红白镇易氏豆腐作坊已经像往常一样开了工。“国庆期间我们的豆腐干都卖脱销了,得抓紧做。”易氏豆腐老板易元生说,他们在钟鼎寺-红峡谷景区设立了3个摊位,每个摊位每天能卖五、六百斤豆腐干。

红白有许多特产,豆腐就是其一。“与普通豆腐相比,它更柔嫩。”易元生说,20年前,他从父亲手中承袭祖传的豆腐制作方法,选豆、浸泡、磨浆、点卤水、压轧、熏卤,整个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原料。

不过,红白豆腐最大的特色还是制作所使用的水。“我们采用的山泉水来自海拔4898米的狮子王峰,富含矿物微量元素。”易元生告诉记者,是这山泉水,让红白豆腐变得细腻爽口。

遵循“传统与天然”——这也正是红白豆腐受游客青睐的原因。易元生记得,国庆期间有一名成都的游客,一次性就买了40多斤豆腐干。

同样受到游客欢迎的,还有易元生按照传统土法制作的豆腐乳。易元生每年10月底开始制作,根据季节变换的自然温度来发酵,每次制作大概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我今年准备的40吨窖藏豆腐乳,本来预计卖到国庆节后,没想到“五一”节期间就全部卖完了。”

在红白镇上,像易氏豆腐这样的作坊还有很多。他们以家庭为单位,传承传统的豆腐制作工艺。如今,红白豆腐已成为红白镇的一张旅游名片,为此,镇上还专门打造了统一菜名、价格、盛器、菜单、店招和服务标准的红白豆腐宴,赋予传统豆腐新的营销手法。

小调查

外地人最喜欢哪些四川旅游商品?

马昭(北京):旅游商品我最喜欢的还是川剧脸谱,不仅因为它代表了四川的文化,每次只要看到它,就会想到故乡四川,而且相对于食品,这种旅游商品更有持久性。

陈媚(深圳):到成都锦里逛,一眼看中一个关羽的瓷器娃娃,平常的各种模型中的关羽都是威猛型的,但是该瓷器娃娃大大的头、细细的身子,金鸡独立的造型特别萌。

陈子怡(山东):去过挺多地方,买过不少东西。海南椰树造型的挂件、云南丽江的民族披肩……印象最深的是在四川买到的羌绣商品。上一次来成都的时候在宽窄巷子买了绣着羌绣的帆布包,两年了,这个包我还在用。

谢瑜(广西):在蜀地求学,吃惯各种川味美食,以至于离开后对它们魂牵梦萦。尤其是麻辣鲜香的夫妻肺片。今年端午节到四川旅行,行程里的第一条不是要去哪个景点玩,而是买几包夫妻肺片回去。夫妻肺片的店不少,但有真空包装的不多,问了好几家才找到。

胡晓瑾(哈尔滨):作为一个“吃货”,最喜欢的旅游产品当然是四川小吃。尝了不少,最爱的还是成都的“三大炮”,名字特别,做法有趣,最重要的是好吃,味道甜糯香软。

高寒(北京):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成都熊猫元素的纪念品店pan-dahouse,走进店里满满一屋的各种熊猫帽子、熊猫玩偶、熊猫摆件,想起来就觉得萌萌哒!我觉得这些纪念品很能够吸引各地游客的喜爱,而且也代表着四川元素。

本报记者 黄泽君 吴璟 整理

新闻推荐

幸福创富路 邮储伴您行

2014年四川省青年创新·创业·创富大赛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创富大赛(四川赛区)地区赛掠影(下)□卢薇图片由邮储银行四川分行提供达州10月15日,创富大赛达州赛区选拔赛开赛。通过前期宣传、报名、海选等...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记者现场直击:游客们在买什么?)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