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冉倩婷)近些天,在金堂县又新镇各个村的田间地头,掀起了一股“电子产品加工维修技术讨论风潮”。8月13日,记者从金堂县就业服务管理局了解到,目前,以“订单进村组、就业在农家”为主题的技能培训课正在金堂县又新镇火热展开。与一般的培训课程不同的是,这次培训不仅在教会农民就业技能的基础上直接将订单引到农户家里,并且订单产品也是不同于传统手工活的电子产品。“等我拿到初级电子产品加工维修工执业资格证,就可以在家接活路了。”为期15天,针对又新镇油坊堰村和永乐村的培训刚刚于8月11日结束,油坊堰村18组村民夏时贤已经基本掌握了维修加工节能灯、LED灯、手机充电器、插线板等电子产品的要领,这是大半辈子跟农活打交道的夏时贤首次“触电”制造电子产品。这几天他一直在家里潜心研究以提升技术,等他拿到执业资格证,按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一天下来能挣近80元。“过去我们都外出务过工,现在家里老人年纪大了,孙辈还小,像这样不离乡不离土就能挣到钱的机会实在是好得很。”
“这次培训突破了以前单纯培训的模式,以‘最实用\’为宗旨并帮助农户找好‘下家\’。”金堂县就业服务管理局副局长刘程介绍,让农户“触电”电子产品是金堂县就业部门联合省就业训练中心技能培训部进行最新市场导向研究的结果。“做传统手工艺品等产品的前景不长,电子产品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
据了解,金堂县就业服务管理局正在与成都一家企业和广东的两家企业签订加工合同,由企业将原材料发送到各村,农民学员在家里就可以生产加工电子产品,并由企业回收产品且按照计件制付给报酬。各村设立专门联系人进行“统发统收”,所在镇作担保村民免交押金。
“已经搞完的两期培训场场爆满。”刘程介绍,截至目前,又新镇首期已有5个村共300余人参加培训。“又新镇是试点,‘订单进村组、就业在农家\’即将在全县逐步推广。”据悉,又新镇的首期培训结束后,相关企业对组装产品合格的农民已发放了近4000元的工资。
新闻推荐
2014年四川省青年创新·创业·创富大赛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创富大赛(四川赛区)地区赛掠影(下)□卢薇图片由邮储银行四川分行提供达州10月15日,创富大赛达州赛区选拔赛开赛。通过前期宣传、报名、海选等...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