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造”汽车2013年达到73.2万辆,连续三年实现“产业倍增”——
成都之东,汽车龙泉。车轮上的“桃花故里”,连续几年“换挡提速”:2011年整车 (整机)产量15万辆,2012年超额倍增至37.5万辆,2013年达到73.2万辆,几乎再次翻番。
“四川造”汽车,龙泉驿十之有九。在近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逐年增大背景下,成都市龙泉驿区以实体经济的突破,策动逆势上扬,不仅成为全省县域经济的一匹快马,也成就了一匹“黑马”——
2013年经济总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税收,三大经济指标首次跃居全省区(市)县第一。短短几年,龙泉驿完成了从跻身“十强”到“领跑”全省的追赶跨越。
谋变全局,志在千里。龙泉驿的早春之计,依旧是不减势头。作为“顶梁柱”企业,今年1-2月,一汽-大众成都基地的整车产量当前已达到9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62%。龙泉驿力争整车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内跃上千亿台阶。
中央和省、市已就打造产业升级版作出部署,在此背景下,各界更关注 “领跑者”的2014年,能否出现乘势而上的飞翔姿态?
□张守帅图片由龙泉驿区委宣传部提供
70万辆再起步
扩产增效 迈向高端
2月18日,李书福来了。不是独身一人,同行者中包括沃尔沃汽车公司全体董事会成员、部分工会代表以及部分中国区高管。
李书福把沃尔沃汽车中国发展战略会议放在成都,其做大做强成都工厂的意图不言自明。业界把李书福在西部的“车技秀”,称作左手“吉利”,右手“沃尔沃”,“秀场”均在龙泉驿。
数据显示,2013年吉利成都基地实际生产汽车超过6万辆,其中有1万辆驰骋在国外市场。当前量产的2014新款“X7”系列(全球鹰GX7、英伦SX7),引发市场热卖。备受关注的沃尔沃成都工厂,也于去年8月底启用,正式吹响沃尔沃复兴战的号角。
吉利和沃尔沃在龙泉驿的精彩历程,坚定了李书福的某种决心:续写更大篇章。他坦称,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把油电混合车生产及更多新产品、新技术放到成都。
他的视角,提供了看待龙泉驿走向的一个维度。不久前召开的成都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推动成都制造向成都智造、成都创造升级。
历经17个整车(整机)项目不断量产达产,龙泉驿也正步入到提质增效的阶段:一方面,继续释放并扩大产能,在中国汽车产业版图中,年产70万辆,尚不足以保证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产业向高端转型,既引进中高端车型,也引进高端车企,以产值取胜。
据介绍,2014年龙泉驿的目标是整车产量突破80万辆,整车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并将实施汽车产业项目(包括整车及配套项目)65个。
熟悉龙泉驿的人知道,成都经开区产业用地已显掣肘,未来发展空间在哪?
实际上,2013年成都经开区北部片区总体方案获成都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今年将加快编制经开区北部片区等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完善经开区北部片区的综合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给水排水、通信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不断提升园区产城一体发展水平。
换言之,未来“龙泉造”汽车的规模经济与高端招商落地,将在“北拓”中获得全新载体护航。
开放合作攒后劲
招大引强 一区多园
2013年初和年末,国家层面的两个指导性意见在成都经开区激起千层浪。
《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汽车行业前10家整车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90%;《物联网十个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同一个时期内要完成20多个涉及智能交通和车联网的产业和技术应用示范项目。
以兼并重组、智能化、电子化、新能源化为特征的新一轮汽车产业布局,即将启幕,龙泉驿如何再次把握历史机遇,谱写新的辉煌?
如果说开放成就了前一阶段的“龙泉造”,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才能继续为这一产业注入血液和活力。
第一选项是,继续贯彻“一汽战略”。一汽集团在成都建立的全资、合资、控股、参股企业达到37家、员工突破2万人,其中包括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四川一汽丰田汽车公司,它是“龙泉造”的主体贡献者。一汽丰田豪华中型客车柯斯达近期改款上市,随着2.7L普拉多项目年底试产,龙泉驿汽车舰队将再添“虎将”。“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未来5年汽车业务部计划投资总额超过800亿欧元,而在中国市场的合资企业将另外投资近1500亿人民币。”成都经开区汽车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继续深入实施“一汽战略”,有助于一汽-大众新项目在龙泉驿落地。
另一个利好消息是,四川省已把汽车产业纳入年内两大专题招商之一,这带来新车企入川、知名品牌企业落户的更大想象空间。“真诚主动服务、务实高效服务、规范廉洁服务”,把项目又好又快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把投资人的认可满意作为工作动力,龙泉驿人已经热情张开双臂。
龙泉驿的开放合作,亦包含在带动周边发展壮大产业之中。“一区多园”模式,写入了成都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成都要求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成都工业“1313”战略将此明确表述为,以成都经开区为核心,推动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和金堂县“一区四园”一体发展,着力打造汽车、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集聚区。因此,以发展带动合作,以合作谋求更大发展,2014年龙泉驿重任在肩。
攀升“微笑曲线”前端
聚集研发创意产业炼成人才洼地
操作员鼠标一点,德尔福派克有限公司对一汽-大众成都工厂的发货清单,轻松通知到库房。同样的场景,发生在重庆延锋江森对一汽-大众、沃尔沃的配套供货中。
尽管成都经开区零部件配套企业突破300家,但本地配套率不足却是产业链条上的一块“心病”。2013年,汽车零部件地方产品配套率达到21%,相比2012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但当地仍觉不够。
鼓励和引进具有研发能力的零部件企业,或成一个突破口。此前,世界著名汽车音响供应商哈曼音响落户,它不仅生产车载娱乐系统,而且设立了中国最大的研发团队。
从零部件生产到整车制造都向“微笑曲线”前端要效益,龙泉驿区把科技创新驱动视为推动产业高端发展新突破的核心。
就过去的一年而言,成都汽车产业研究院成功升级为省级技术研究院,加快总部经济港、经开区孵化园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新增市级创新创业载体1个,国家、省、市级技术中心9家,龙泉驿成绩显著。
连点成线,成龙路被贴上一个更有技术含量的时尚标签,龙泉驿区将沿着它打造汽车研发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区。2014年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积极引入跨国整车企业研发中心和国内知名汽车设计企业。风靡未来的新车型,有望从龙泉起步。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龙泉驿为此将鼓励和支持沃尔沃、博世等知名企业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大力推动晶元科技、科能锂电等电池新材料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加快推动郭孔辉院士汽车底盘检测设备、玄武岩纤维刹车片等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
创新驱动更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从去年开始,龙泉驿与清华大学等12所重点高校建立人才供需战略合作关系,并设立了1亿元的人才引进专项基金,逐渐形成“孔雀西南飞,首选龙泉驿”的口碑。
目前,龙泉驿累计引进“百千万”人才博士78名、硕士810名,“天府汽车英才”16名,聚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家,专家创新工作站5家。
产业高地,就此炼成人才洼地。
链接
数据里的龙泉驿2013
地区生产总值83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641亿元,规上工业利税467亿元,三大指标领跑全省;
整车(整机)制造73.2万辆,其中汽车整车72.3万辆,占全省89.6%;
财政总收入183.5亿元,地方财政可支配财力124.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0.9亿元,增幅均超过20%;地方税收、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均跨过40亿元“门槛”,增幅分居全市第一、第二位。
新闻推荐
开放的金堂欢迎您5月10日至11日,“金泉源杯”2014年成都·金堂铁人三项世界杯赛将在金堂县官仓镇鸣枪开赛,该项赛事为铁人三项B级赛事,并列入奥运会积分赛,这也是四川省首次举办铁人三项世界杯赛。金...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