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成都市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
12月2日,成都市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成都隆重召开。来自成都市各界的妇女代表们齐聚一堂,激情满怀回首过去,信心百倍展望未来。
2009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历史的华表上,仅仅代表一个时间刻度,而对成都市妇女联合会来说,却是一幅奋进的壮丽画卷。
5年间,成都市妇联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带领广大妇女充分发挥 “半边天”作用,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奋发有为,各级妇联组织严格履职、勇于开拓,开创了成都市妇女儿童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崭新局面。成都市妇联出色的工作实绩得到各界肯定,5年来获得全国、省、市55项表彰。
□王红 雍海宁图片由成都市妇联提供
5年工作硕果累累
党政重视 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
前不久,成都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赵小维来到金堂县就妇女创业就业工作进行调研、指导。近年来,金堂县着力开展妇女创业就业工作并成效显著,成功引导妇女回乡创业2871人,带动妇女就业5万余人,从根本上解决该县7万余个农村家庭留守问题,有力地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是成都市妇女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妇女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了党委、政府议事日程,从方向把握、制度完善、队伍建设和资源配置等关键环节,强化妇女工作在全局中的基础性地位,极大地优化了妇女事业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市委下发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的意见》,大力支持妇联依照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市人大加大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立法和监督,颁布了《成都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市政府颁布了《2011—2020年成都妇女发展纲要》,为妇女发展确定了新的目标。市政协重视支持妇女界的民主参与和监督。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妇女事业,形成了全社会支持妇女发展的良好局面。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程度显著提高,本届市党代会女代表、人代会女代表和政协女委员比例分别达到31.79%、27.36%和27.75%,区(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全市3369个村(社区)“两委”中女性委员配备率均达100%。全市妇女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全市就业人员中女性比例达到了45.4%,新兴行业和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中女性就业比重明显增加。推动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扎实有效,妇联组织开展蜀绣、藤编、竹编等技能培训8.58万人次,直接帮助6.15万名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影响和带动了旅游观光、会展、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实现总产值6.95亿元。累计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4.8亿元,帮助4.6万名女性就业创业。健康状况改善,女性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了80.69岁,城乡妇女生存、保护和发展的整体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成都各级妇联着眼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区(市)县推动“寸草心”家园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建238个留守儿童村级服务站。大力实施“春蕾计划”、“利乐爱心助学”活动,5年共募集资金2665万元,帮扶22778名贫困儿童顺利完成学业。
近年来,成都市在全国率先建设农村药品配送,启动出生缺陷三级干预和监督“两网”,实施农村中小学和乡镇公益性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启动“鸡蛋牛奶”工程,建成开放全国一流的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
多年来,成都市通过一件件实实在在的惠民工作,有效保障妇女儿童权利,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加快发展。
今后5年发展目标
宏伟蓝图 全力推进五大工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放眼下一个五年,全市妇女和妇女工作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成都市妇联主席李榕满怀憧憬地说:“我们要抓住并利用好战略机遇期,把妇女发展融入成都建设与发展的总体布局,以成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作为全市妇女的共同追求,作为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团结带领全市妇女,全力开创妇女儿童事业新局面。”
今后五年,成都妇女工作的重点任务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妇女需求,大力实施“创业争先”、“素质提升”、“家庭幸福”、“维权保障”、“枢纽建设”五大工程,着力把妇女工作阵地做实、品牌做优、队伍做强,对标先进,不断推动成都妇女工作提质升位,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创新发展。
实施创业争先工程,助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引领妇女参与都市现代农业建设,在“两化”互动、“三产”联动中深化“双学双比”活动,推广“农超对接”发展模式,打造“一县一品”巾帼农家系列品牌,建立15个“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50个集生产、营销、示范一体的“妇”字号农业精品示范基地、100个“巾帼科技示范基地”。促进妇女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努力培养一批女企业家、创业就业女带头人,稳步推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壮大以蜀绣为主导的传统优势产业,打造家政服务品牌。继续实施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政策,扶持妇女小微企业,帮助妇女拓宽创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激励各行各业女职工岗位建功。
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促进妇女成才发展。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思想引领,深入开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我与中国梦”等各类主题宣传教育,凝聚妇女精神力量,坚定妇女理想信念。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深化教育培训,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女性成长成才。
实施家庭幸福工程,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推进幸福家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视家庭协调发展,开展家庭问题源头预防和早期干预,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培育适应家庭需求的服务品牌,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妇联“家”字号品牌。探索建立幸福家庭建设评价体系,逐步实现家庭幸福指数的有形化评估。
实施维权保障工程,助推社会和谐发展。强化源头维权,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两法”、“两纲”和《成都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的宣传和执行力度,积极参与涉及妇女儿童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维权服务体系,深化“大维权”工作格局,不断创新维权服务工作。健全多部门合作、多方面参与、多载体运行的社会化维权网络,推进维权协调机构、基层维权网络和维权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壮大维权力量,形成维权合力。实施妇女儿童民生工程,为妇女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推动将条件成熟的实事项目纳入政府民生工程。
实施枢纽建设工程,拓宽参与社会治理改革创新路径。加强枢纽型组织建设,全面构建以妇联组织为枢纽,以相关社会组织为网络,独具特色的妇女社会工作体系。巩固拓展基层组织,切实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确保基层阵地、人员、经费三落实。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巩固传统领域,拓展延伸新兴领域,推进妇女组织和妇女工作全覆盖。建设新型干部队伍,加强干部实践锻炼,重视女干部多岗、轮岗锻炼,积极推动妇联干部队伍的培养、选拔、交流,为妇联干部成长搭建平台,让妇联真正成为女干部成长的摇篮。
新闻推荐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产”出来的!“镉大米”、“毒豇豆”、“毒生姜”等事件一再表明,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产业发展的关联度越来越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产业发展所需,刻不容缓。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现...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