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声部”奏响四川省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新篇章
□李婷 本报记者 熊润频
3年前,雅安市汉源县西溪乡陈河村是全县出了名的问题村,各项工作推进困难。3年后,陈河村不仅水来了、路通了,樱桃、李子、苹果、花椒等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全村各项工作考核在全乡排名第一。
在当地群众眼中,陈河村令人惊喜的变化与包村干部、乡人大代表、人大副主席冉龙云分不开。而在冉龙云看来,为陈河村的村民做实事、做好事,只是履行“人大代表为人民”的承诺、践行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职责。
冉龙云与陈河村的故事,是四川省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下,全省各级人大积极探索、扎实推进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有力促进了各级人大代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维护民利,促进了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行权。在这个过程中,各级人大总结积累了不少符合当地实际的好经验和好做法。而这些好经验和好做法的背后,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搭建平台拓宽联系渠道、帮助群众解决难题的“三声部”工作思路。
建机制
推动联系群众工作常态化
对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重点、方式等作出了规定;明确要求“把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摆上重要议程,加强组织,保障经费,提供必要的条件”。去年2月,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办法后,各市州结合本地实际,先后制定了一些办法、制度。
资阳市人大常委会在建立代表联系群众工作规范体系中,明确规定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重点、方式、服务保障和激励监督等后,今年又创新出台《资阳市人大代表接受监督的暂行规定》,对不履职、不作为、乱作为的代表,将劝其依法辞职或罢免其代表职务,对代表联系群众工作进一步加强约束。同时,还制发《代表履职登记簿》,实行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备案检查制度。自贡、攀枝花、绵阳、德阳、遂宁、广元、雅安等市也均出台代表联系群众的制度和办法。“这些制度、办法明确了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保障服务,引导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推动了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常态化开展。”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张东升指出。
在日趋完善的体制机制下,各级人大创新和规范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平台,探索建立了民情信箱、联系选民卡、民情日记等有效联系形式,成效显著。如达州市建立的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月报制度;广安市武胜县创新举措,把代表联系方式印到挂历上送到群众家中;德阳广汉市向阳镇设立代表接待群众工作日;绵阳市安县黄土镇建立代表联系选民明白卡等,方便代表联系群众,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阿坝州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通过电话热线、手机短信、电子邮箱等“代表热线”为群众排忧解难,加强代表同原选区选民、选举单位的联系,并对收集到的意见汇总和分类处理。一年来,电话热线解疑答惑510人次,发送手机短信3200条,收集建议、批评和意见10条转有关机关、组织办理。
搭平台
拓宽联系群众网络
有了制度保障后,各级人大又进一步增添工作措施,创新联系载体,积极为代表搭建履职平台。
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百、千、万”活动,得到各市州人大的纷纷响应,如自贡市人大开展常委会领导联系委员、委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三联系”活动,眉山市人大进一步开展“百、千、万”活动,其他市州开展的“双联系”活动等,全省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基本形成网络,取得较好成效。
一些市州人大还结合本地特点创新联系载体。成都市人大探索建立人大代表基层联系点制度,建立“代表之家”,目前已实现19个区(市、县)全覆盖,做到工作人员、工作场地、工作经费和工作措施到位。其中,金堂县人大率先在全市搭建起人大代表网上履职平台并开设网上“代表之家”栏目,为每名县人大代表提供独立账号,实现代表履职网上学习交流。同时,通过在全县21个乡镇确定代表工作联络员,并建立代表工作联络QQ群,方便掌握乡镇人大工作动态,拓宽人大代表履职渠道,及时收集和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意愿,进一步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甘孜州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与群众工作全覆盖活动有机结合,全州14888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直接参与群众工作的“结对认亲”、“同心同向”、“爱心帮扶”、“爱国、守法、感恩、团结”主题宣教、“共建共创”和“幸福工程”六大活动。代表们从被动“等”民意变为主动“访”民意,与农牧民结对子、认亲戚、送温暖,听百姓言、访百姓忧,收集群众建议意见1000余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州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州人民医院院长多吉带领医疗队到海拔4000多米的石渠县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和包虫病防治调研工作,并亲自做300多例白内障复明手术,深受百姓欢迎。
南充市人大开展“三进三问”活动,即人大代表进选区或选举单位、进基层一线、进群众家中,向基层群众问疾苦、问心声、问良策;广安市开展涵盖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的“我当代表我为民”履职主题活动;泸州市人大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个代表每年至少走访慰问群众一次、至少提出一条建议意见、至少为群众解决一件难事;南充、巴中等市人大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听民声、解民忧”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代表的履职意识,激发了代表的履职活力,丰富和创新了代表联系群众的途径和方式,有效促进全省人大代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和沟通互动。
听民声
切实为民解难题
体制健全,履职平台搭建好,更重要的是真正沉入到基层,走到群众中去,为群众解决难题。
为进一步贴近基层民生,各级人大注重把代表联系群众与代表加强履职学习相结合、与专题调研相结合、与小组活动相结合、与执法检查、视察相结合、与代表议案建议相结合,促进了代表议案、建议质量明显提高,代表调研报告针对性明显增强,履职成就感明显提升。
今年,盐源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广大代表下基层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民情大调查”活动。调查范围涉及全县34个乡镇、117个村、1342户农户和近7000名群众。针对民情大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代表们及时撰写出调研报告34篇,报县委、县政府及各有关乡镇党委、政府,实实在在解决了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困难,受到了各族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马鞍山水库是米易县大型水利工程,该工程总投资4.6亿元,水库建成后总库容为1125万立方米,可解决3个乡镇5.7万亩农作物灌溉用水及城乡群众4.06万人的饮水问题。为了强力推进项目的实施,县人大代表王永祥、刘淑蓉、黄礼松深入调研听取多方意见,精心组织,目前该工程已开工建设,深受群众赞誉。
在雅安,全市各级代表全面参与,主动沉到一线、下到基层,积极倾听民意、掌握民情、解困除难、助推重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走访群众近10万人次,围绕灾区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重建家园面临的困难提出意见建议3694条,帮助群众反映问题3558个,帮助群众发展项目1569个,整合各类资金7800万元,为群众办好事实事4371件;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化解群众纠纷、服务中心工作、密切党群关系上发挥重要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新闻推荐
□冉倩婷1月11日到26日,在成都市的世纪城新会展中心主会场、成都奥克斯广场、宽窄巷子、世豪广场,以“让市民淘得开心、买得省心、吃得放心,新年过得舒心”为主题的“2014金堂绿色年货节”成功举办...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