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税票和一根管道
第一站:成阿工业园
个性名片:全国首个地震灾后异地重建产业园区
开栏语
产业园区既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也是创新驱动的主阵地。
加快产业园区发展是四川省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的有力抓手。通过近几年发展,四川省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好承载能力、发展前景看好的产业园区,它们就像“星星之火”,不断点燃全省产业发展的“燎原之势”。今日起,本报推出“产业园区新坐标”系列报道,聚焦一些特色鲜明、成长路径各异的产业园区,为推动全省产业园区从要素投入向内生增长转变、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提供借鉴。
□任云 本报记者 董世梅
8月底,成阿工业园区新的招商引资“成绩单”出炉:园区已累计引进杭州士兰、苏州德尔、康力电梯、西门子等项目85个,协议总投资近200亿元。
除已投产的近40个项目外,康力电梯、南光新能源等龙头项目明年将陆续达产。经历4年多的高投入期,成阿工业园即将迎来“收获季”。
不过,作为全国首个地震灾后异地重建的产业园区,这几年成阿工业园走得并不轻松。
探索高效税收征管模式
【现象】
上个月,成都杰森输配设备实业有限公司的向会计在成阿工业园报税,又一次体会到什么是方便,“以前报税既要跑金堂、又要跑汶川,又是地税,又是国税;现在,地税就在园区报,一个窗口递进去,直接出成都、阿坝的两张税票。”
2009年2月,成都和阿坝签订《关于共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协议》,两地将共同承担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早期投入,投资方面,成都市出资60%、阿坝出资40%,共同组建成阿发展实业有限公司,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和融资等。对于利益分享问题,相关文件规定:2009至2018年,成都和阿坝按照3.5:6.5的比例分享,2019年起则按照4:6的比例分享。
协议签好了,落到实处却有太多“过经过脉的地方”需要把握,比如税收。在我国,税收实行“属地管理”,“飞地”园区由双方合作共建,税收怎么分?
成阿工业园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蔡东阳回忆,园区成立伊始,双方就组建了成阿地税筹备组,由成都、阿坝的地税机构合署办公。
但是,当时成都市使用的是一套独立的地税税收征管系统,而阿坝用的是省局的地税税收征管系统,并不兼容。“企业在金堂报税,只能拿到成都方面的税票,还需再跑一趟拿取汶川的税票”。
变化发生在今年3月。金堂地税按照成都市地税局统一部署使用省局的地税征管系统,汶川县地税方面也申请了一台POS机现场办公,企业到位于淮口镇的成阿地税办税服务中心,可一次性完成两地地税缴纳工作。在此基础上,双方共同探索出一套协同、合作、高效的税收征管模式,使每笔地方税收都能直接按规定比例生成分属于成都、阿坝的两张税票。
成阿工业园的这“一小步”,并不简单。“它给其他类似园区探索出一条可资借鉴的新路。”相关专家评价。
打造一流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现场】
在成阿工业园的绿化带,有一根巨大的圆形管道,可把临近金堂电站的余热直接送到需用的企业去。企业像缴纳水电气费用一样,缴纳用热费用。园区负责人透露,成阿工业园正在打造全国一流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按照最初的构想,成阿工业园的产业围绕阿坝电力优势和产业基础,延长铝、锂、磁瓦、硅等资源深加工产业链,与成、渝两地乃至西部地区大力发展的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配套。
采访中,园区负责人透露,如今园区确定了打造全国一流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的目标。
园区主业缘何调转车头?“这是着眼园区长远发展而确定的。”蔡东阳说。
在2009年下半年成阿双方联席会议上,成都提出“一园一主业”,明晰园区主导产业方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建议以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园区主导产业。对此,阿坝方面表示赞同。
瞄准主导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体制也随之调整。变阿坝、成都招商引资为金堂县投资服务局全面负责,变成阿工业园与金堂工业园各自引资为“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如此一来,不仅避免了招商引资“多龙混战”、项目散乱,更为项目在金堂的合理布局打下基础。
目前园区引进的项目中,节能环保项目占总数的78%,产业集中度高。“算大账,不算小账”,体现在双方合作的方方面面。双方约定,在园区运行的前5年实行“封闭运行”,即园区内的年度税收地方留存、土地经营等政府性收益,全部用于培育壮大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解决资金难题,今年成都、阿坝双方给成阿公司追加2亿元注册资本,推进成阿公司发行8亿元的城投债。属地管理方金堂县已为园区发展财政垫支近1亿元,还提供了价值近30亿元的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
蔡东阳认为,成阿工业园已从前期的重建设向建设与管理并重的阶段转变。“1+1>2”,在不断破除发展羁绊的过程中,成阿工业园的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企业家说
成都康力电梯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经理翟武军:
细节中享受双重服务
记者:两地共同打造一个园区,“婆婆”会不会太多,给企业运行造成负担?
翟武军:基本没有。现在,园区设立了政务服务中心,两地税务、质监部门也在园区设立了服务机构,企业办事很方便。在细节中,我们享受到了双重服务。比如我主管的人事这块,企业只要有需求,管委会立即响应。上个月我们去成都招聘应届毕业生,全是管委会一手安排的。
记者:企业进驻的这两年,园区变化如何?
翟武军:我们去年来的时候,园区好多道路还在修建,路灯也没有。现在,这些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形成,“邻居”也越来越多。明年,这里肯定还要大变样。
记者:您对园区发展有什么建议?
翟武军:随着投产、达产的企业增多,上下班员工越来越多,园区的公共交通问题需引起重视,加以解决。
新闻推荐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成都市网上信访量已超过传统信访量——“我老了,还是一个人住土坯房,该怎么办?”11月27日,金堂县隆盛镇的夏桂华老人对着电脑,与视频另一端的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唠起烦心事。当天,这事...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