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金堂新闻 > 正文

向前一步 中江积极融入成都经济圈

来源:四川日报 2013-07-08 15:39   https://www.yybnet.net/

中江县兴隆镇上有一条特殊的商业街,600米长的街道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行政区管辖。一半属于中江兴隆,另一半则属于金堂县福兴镇。然而,两条街道兴旺如一,并未使人感到任何差异。

这里是中江距离成都最近的地方,也是中江期望的缩影——融入成都,共同发展。

现实与期望,差距仍然明显,但中江冲劲十足。“今天上午还有外地一家大型家具企业过来找我,打算投资。”7月2日,兴隆镇党委书记邓斌告诉记者,现在招商形势大好,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客商。

融入成都经济圈,中江如何做?

□本报记者 刘云云

基础设施建设对接让空间更近

今年10月,连接中江和金堂、全长61公里的中金快速通道将启动最后一段建设,预计明年将建成通车。“这将大大缩短我们到成都的时间。”中江县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张世明说,此前中江去金堂需要翻越龙泉山,花费近2个小时;而今后走中金快速通道,一个小时就抵达金堂。

交通,是中江主动融入成都经济圈的第一要务。中金快速通道开通后,中江距离青白江物流港仅22公里,到成都49公里。在成德绵这块经济活跃区域,这条道路的城市段按照路基宽40米、双向8车道的标准来进行设计。

为中江和成都拉近距离的不仅是中金快速通道。今年1月开通的成巴高速在中江设立了2个出口,正在规划中的成都第三绕城高速公路也将在中江设立多个出口。“从来没想到我们会离成都这样近。”张世明感叹。

也不止是交通。中江县县委常委、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甘志介绍,该县将与金堂同步规划、无缝对接两地的交通路网、供排水管网、燃气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我们与金堂交界的地方有95公里之多,现在是加快区域合作的时候了。”甘志说。

承接产业梯度转移让牵手更紧

兴隆、辑庆是中江离成都最近的两个乡镇。2010年这里规划了两个乡镇的联合工业园区——兴隆·辑庆工业园区。今年,园区内就将有企业投产。

从产业的定位上来看,这两个园区各有方向。兴隆工业园以家居、门业、机械加工、包装等为主要产业,辑庆工业园则是电缆、食品、门类三大块。引进的企业绝大部分来自成都。据介绍,兴隆已与130多家企业签约,辑庆签约60余家。“已经在微调了。”邓斌坦言,从成都转移过来的企业越来越多,使得园区招商的门槛也越来越高,“每亩土地投资强度至少是150万元。”

在辑庆镇镇长周锐的口中,“中金快速通道”、“承接成都产业转移”也是出现频率高的词汇,“现在不是招商引资,而是招商选资了。”

“成都经济发达、信息发达、优势产业突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机会。”甘志认为,凭借人力资源和土地优势,中江应该选择性地承接机电、重装、家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周锐则不时提醒自己:相关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吸引产业转移的力度就不够,“还要努力。”

推动产城相融让生活共振

抓住与成都的距离优势,把兴隆和辑庆打造成为“两化”互动、“产城相融”的样板区,也是中江提出的一个目标。

在兴隆场镇上,离两县共“管”的那条商业街不远,正在建设一个商业综合体。与此同时,一个占地300亩的更大商业综合体也已经规划出来,其中有20万平方米的员工宿舍,配套给园区的企业。“光有产业没有人气也不行,要让人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邓斌说。

人气已经在望:到2015年,预计有100户企业入驻兴隆工业园区,产值将突破100亿元,同时也将带来5万人的劳动力。

如何让产城一体发展?中江提出将在兴隆、辑庆片区建设15万人的工业新城。按照这一镇的规划,到2015年,辑庆将建成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的工业新城,这将让当前面积才3平方公里的辑庆焕然一新。“不仅产业要发展,我们的特色小城镇也要建起来。”甘志说,以产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农业大县的中江才有可能奋起直追。”

新闻推荐

记者从金堂县获悉该县着手启动金秋助学工程于月底

7月24日,记者从金堂县获悉,该县着手启动“金秋助学”工程。于8月底至9月初,为至少180名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子女提供一次性入学救助,严格本人申请、基层推荐、入户调查、审核确定等程序,建立和完善了困...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向前一步 中江积极融入成都经济圈)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