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经开区,处于“成德绵”与“成南渝”两大经济走廊交汇处,园区已基本形成食品医药、电子机械等主导产业。现规模正不断壮大,承载能力不断增强。这是园区内的电子企业生产车间繁忙的生产线。 本报记者 程果 摄
本报记者 许江韵
在成德同城化的大背景下,一项新的战略合作孕育而生。经过近三个月时间的全面对接,结合中江产业特点和成都实际情况,成德两市已商定在中江共建工业园区,全面加强区域合作,将把中江打造成为深化两市合作的重要支点。
中江金堂打前站
处在“成德绵”、“成南渝”两大经济走廊交汇处的中江,正由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变,成立于2009年的辑庆·兴隆工业园区,标志着中江工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电子机械、家居门业、食品医药等产业初具规模,意欲与成都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紧密对接。而建成通车不久的成巴高速公路穿城而过,更是加快了中江融入成都1小时经济圈的步伐。
按照成都、德阳两市党委政府的要求,毗邻而居的中江、金堂成为两市深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战场”。今年4月,成都市常委办、成都市经信委、金堂县有关人员先后到中江实地考察、交流,中江也就工业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合作,与成都、金堂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研讨。4月26日、6月26日,金堂中江两县主要领导率相关部门负责人互访并召开联系会议,签订《深入实施区域合作战略框架协议》,明确了工作推进机制、中江至金堂快速通道建设、工业互动发展、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特色旅游发展等6项重点合作事项。6月30日,在中江召开的成都—德阳深化区域合作座谈会上,两市、两县再次深入交换了合作意向,就在中江共建成德工业园区、推进产业合作、承接产业转移达成初步建议意见。
交通基建合作迈出第一步
为成都、德阳两市合作“打前站”的中江、金堂,地理接壤,县情类似,依托更为快捷的交通联系构建高强度的经济联系,是强化合作关系的第一步。
记者了解到,中江至金堂快速通道已经启动建设,中江段按照路基宽40米、双向8车道设计,金堂县福兴镇三合碑至金堂大道段按路基宽50米设计,为“两化互动”、“产城相融”奠定基础。目前,中江县兴隆段和中江城区过境段共11.9公里已建成,在建的中江县辑庆段于2012年3月开工,计划2013年7月建成,待建的中江南山段和兴隆与金堂交界处共11.42公里,金堂福兴三合碑至金堂大道段21公里。两县经过再次对接后,决定两县待建道路于今年10月同时开工,争取同时建成通车。
另外,两县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将通过规划合作,绘制中江·金堂毗邻区域规划图,加强中江县、中江县毗邻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无缝对接两地交通路网、供排水管网、燃气管线等。
共建工业园强化产业协作
作为成德两市本次合作的重头戏,共建工业园区也将以金堂、中江为承建主体,初步确定在中江兴隆、辑庆规划建设,通过开展区域产业协作,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培育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和经济增长点。
根据成都市经信委初步设想,该工业园区将成为承载成都德阳工业合作、产业转移、项目投资和人才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一是加快重点产业联动发展,加强电子信息产业的配套协作,推介中江电子企业与成都富士康、联想、伟创等整机厂产品配套,在园区建设成都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园,积极引进与电子信息产业关联的企业,通过协作配套,支持中江做大电子信息产业。二是加强家具、轻纺产业的转移,把中江县作为成都市家具、轻纺产业乔迁的主要承载地,支持新都、彭州的家具、轻纺产业制造品牌向中江转移,推介相关企业到中江投资办厂。三是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加强中江、金堂的交通联系及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鞋业商城、建材市场投资建设,推介成都投资方到中江建设小商品市场、中药材市场,实现生产、展示、销售一体化发展,使中江成为区域性的物流集散中心。同时,成德两市经信委、中江金堂两县将共同建立合作推进机制,确保合作事项逐一落实。
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
科学发展 加快发展 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闻推荐
杨成万本报记者杨成万虽然成都海兴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历史仅有一年多时间,但却非常幸运地在省政府金融办发布的“四川重点上市培育企业名单”中榜上有名。日前,《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了这家致力...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