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西部农业大省实现农业现代化无疑是四川省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应有之义
至2015年四川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建设目标
50%:高标准农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超过50%,设施农业面积比重达10%以上,通沥青(水泥)路行政村占总数的100%70%:标准化生产率占70%以上,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集中区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
90%:产后商品化处理达90%以上,农产品加工率达80%以上,农产品合同交易率达50%以上
90%: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系的农户覆盖率达90%以上,从事农业服务人员占劳动力的20%以上
10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以上,良种普及率达100%,先进实用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5%以上,主要农作物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5%以上
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2万元,在2009年基础上实现翻番
本栏撰稿 本报记者 许静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对四川这个传统西部农业大省而言,实现农业现代化无疑是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应有之义。
四川该如何筑牢农业基石?
实施多点多极战略,构建发展新格局。全省已基本形成川西600万亩“稻菜”轮作产业带、川西南200万亩茶叶产业带、川东100万亩优质柑橘产业带、龙泉山脉100万亩伏季水果产业带和川中100万亩柠檬产业集中发展区,一条条特色优势产业带,形成四川现代农业的多“极”;7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88个产粮大县、1000个万亩亿元示范区、60个现代农业重点县星罗棋布,形成四川现代农业的多“点”。目前,全省特色效益农业综合产值达3495亿元,比2008年增长65%。马铃薯产量由全国第4位升至第1位,茶叶由第4位升至第2位,蔬菜由第5位升至第3位,油菜稳居第2位,点极发展格局显现。
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形成发展新态势。成都市蒲江县现代农业谱出“接二连三”篇章,一个个小瓜果成为县域经济顶梁柱。泸州市江阳区的农民不仅变成市民,还以土地入股,赚到租金、工资和分红三份收入,开启了产村相融、城市田园生活新篇章。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提升新动力。作为一个用4.8%的耕地养活全国6%人口的西部农业大省,实现粮食自给平衡,靠的不是增加播种面积,而是依靠科技提升农业含金量;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农耕文明沉淀的农业大省,提升农业生产水平,靠的不是过分依赖于农业资源的消耗和投入品的增加,而是通过创新机制体制激发活力。
如今,我们已经找到一个切口。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是探索四川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和试验平台。
如今,四川省在扎实抓好成都市、南充市、攀枝花市、广安市广安区、广元市苍溪县、眉山市东坡区、泸州市江阳区等7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上,还带动建设了广安市、广汉市、仁寿县、宣汉县、绵竹市、金堂县等“一市五县”省级现代农业(粮食)示范基地,省政府已命名授牌60个现代农业重点县,在这些区域,我们能看到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的有效聚集,看到四川省农业不同形态、不同区域间发展的新经验,在点上寻求突破、最终连片发展,这将是一条适应四川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也将是筑牢梦之基的有效途径。
展旗,筑牢梦之基;砥砺,向着梦前行!在蜀中大地上,千百万农民兄弟共同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的逐梦之旅已经开启,怀揣梦想,我们一路前行……
新闻推荐
深挖潜力、补足短板——□本报记者刘云云文/图地处丘区的中江,历来是产粮大县、劳务大县、农业大县。尽管在5年之前,该县二产所占比重已经超过一产,但中江人普遍认为,中江工业才初具发展格局。6月18...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