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成都市街道地图1948年测绘,1949年出版东部新城效果图上世纪50年代成都市城区图上世纪80年代标注有东西城区的成都地图1991年4月版成都市市区图2019年成都市六环地图,成都是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在地图上标注有六环的城市2019年6月版成都市地图
地图,摆满了游世龙的办公室。
“这就是最新版的《成都市六环地图》”,8月27日,他在办公室里展开一幅崭新的巨幅地图,对红星新闻记者兴奋地说,成都是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在地图上标有六环的城市。
游世龙是成都地图出版社的责任编辑。他多年的工作,就是根据最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及测绘情况不断更新地图、再版地图。
更新的速度太快了。
尽管城市再大的变化投射到二维平面图纸上,也只能是寥寥数笔。但即便再版的时间间隔再短,地图上的变化也是显著的,那代表着城市进阶的步伐。
“70年前的成都,只有中间这一点点大。”游世龙指着新版地图最中间的位置说,1949年之前的成都,总面积不到30平方公里。即便将彼时的街巷详细勾勒,地图上的线条也不会太多。
后来的图,一张比一张密。就像每个年代的每位成都人都在挥汗亲自作画,万千笔划叠加后,城市今天的地图,终于成为色彩斑斓线网绵密的一幅巨画。
1
1953年
编制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
翻开一张古旧的成都地图,或实或虚的线条中,有许多至今仍熟悉的地名。北面有路,通向新都、新繁;南面有路,通往神仙树、石羊场。
这张图1948年测绘、1949年出版。游世龙说,那个时代,地图都是手绘的。好在,那时代成都还不算太大。
根据《成都市志》记载,1949年,成都总面积29.9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不到现在锦江区的四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成都进行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1951年,原本的成都县、华阳县部分乡村划归成都市;1952年,成都县直接撤销,并入了成都市;到了1955年,许多“老成都”对这次变化有了记忆——成都将城市调整为三区:东城区、西城区、市郊区。
姬勇退休前一直在成都市档案馆担任调研员,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站在如今的天府广场,面对着四川科技馆,你的右手边就是东城区,左手边就是西城区。”而包围着东西城区的市郊区,在1960年更名为“金牛区”。
彼时,金堂、新都、灌县、华阳、双流、简阳各县的部分公社也都划归成都市,于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0年里,成都市的面积扩大到821.9平方公里,为1949年的27倍,城区面积也已达到39.06平方公里。
翻看上世纪50年代的成都地图,有个不得不提的关键人物,那就是赫赫有名的作家马识途。“马识途老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了四川省建设厅厅长”,姬勇说,马老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牵头做成都城市规划的人。
成都自1953年开始编制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马识途在早年撰写的一篇文章《解放初期成都城市建设的日日夜夜》中,曾讲述过那段经历。“我们总算找到了刘昌诚工程师,看来他对城市规划并不陌生,而且乐于承担。刘昌诚不久就搞出一张成都城市规划的草图来……”
他还在文中回忆了彼时的规划:“首先是把成渝铁路火车站摆在城北,货站摆在城东北八里庄,新工业区自然就放在货站不远的东北郊。城市的中心还是放在皇城三座门一带,也就是现在的天府广场一带。要从城市中心辐射出几条干道出去,首先要修建的就是一直通火车站的人民北路……外围规划一条环形的一环路……”
也正是在1953年的这次规划中,成都形成了放射加环状的道路系统。
2
半世纪
手绘线条已描不尽发展轨迹
53岁的李老师一直在成都实验中学当语文老师。地图是再平常不过的教学工具,不论是她自己读书时,或者长大教书后。她亲眼看着城市从点滴前进到巨变,也见证了那一步步进阶在地图上的再版呈现。
在她的记忆中,成都地图上东西城区的标注延续了很多年。儿时她就住在东城区,如今的建设路一带,“那时候住在工厂家属院,建设路到东郊一带,都是老国企、工业区”。
那是上世纪70年代,成都一环路外还有着大量的农田。李老师中学就读于培华中学,后来更名为30中,也就是如今的成都石室初中学校培华校区。记得从家属院通往学校,她每次都要穿越农田。
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成都的行政区划是有诸多调整的。1976年,金堂、双流两县和简阳县的洛带区划归成都市辖;1983年5月,原温江地区的灌县、彭县、崇庆、邛崃、温江、新都、郫县、新津、大邑、蒲江10个县划入成都市;再往后,灌县、彭县、崇庆、邛崃4县改建为都江堰、彭州、崇州、邛崃4个县级市,为成都市辖。至此,成都市总面积达到12390平方公里,市区建成面积192平方公里,较新中国成立前的18平方公里,增加了9.7倍。
无论对于李老师,还是大多数的“老成都”而言,1990年的记忆都是颇为深刻的。
那一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市的区划调整方案,将东城、西城、金牛三个区调整为锦江、青羊、武侯、金牛、成华五个城区。
也是在那一年,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获批成立,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先期开发2.5平方公里。次年,高新区正式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
从那时起,成都的地图越来越接近成都人现在看到的样子,但也随着城市加速发展呈现出莫测的变幻。比如上世纪90年代,相继建成了二环路、机场高速路等干道以及人民南路立交桥等12座立交桥,到1998年,成都城区道路总长已达到909公里。
地图上早已不是手绘的线条,而是精准的测绘制图。
也是在那个时期,游世龙来到成都。他所在的成都地图出版社,早已开始根据市场所需出版多元化多类型的成都地图,比如成都旅游地图、成都市区鸟瞰图、成都市街道详图等等。一幅图,已然很难承载一座高速发展的城市了。
3
今天
长卷铺开绘新图
其实哪怕到了最近几年,成都的地图仍有明显改变。比如近三四年间,双流与郫都的相继撤县设区,简阳市划归成都代管。
还有2014年四川天府新区正式获批国家级新区,此后成都的地图上有了诸多调整,很显著的,就是多了面积可观的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
如今,成都的城市面积已超过1.4万平方公里,路网密集、高楼林立、产业聚集……再详尽的地图,也很难全然呈现这座城市的今时今日。
于是,人们更习惯于在分类地图上寻找需要的坐标。
比如李老师的儿子小迦,他刚刚工作,经常需要奔走于成都的各个街巷,所以他最常打开的是成都地铁线路图,去寻找最便捷的地铁线路。而那五颜六色纷繁复杂的图经常会让他研究上好一阵子,“成都的地铁发展太快,短短几年,1、2、3、4、7、10总共6条线路开通,图上看确实有些密。”
还有近些年流行起来的美食地图、绿道地图等等,不断“进化”的成都地图,似乎也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有时尚味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最触动人心的地图,仍是那张不断再版的成都全域图。它越来越大、越来越密、越来越多线条与元素,但它的每一笔,都是成都人用拼搏绘制的。并且仍在描绘,用全新的思路与智慧。
于是人们看到,正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成都,地图上越来越多绿色的着墨。也看到,提出了“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成都,打破了千年城市格局,开始向东进阶,打开面向未来的永续发展新空间。
龙泉山在地图上的角色变成了城市的“绿心”,连接东西两翼。而东部新城的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也在前不久出炉了。
战略规划中的一大批新词,挑战着人们对于未来地图的想象力:“新镇”、“组团”、“快速路盒子”、“土地锁定”、“战略留白”……
规划是白纸作画,因为描绘的,是将由自己缔造的未来。但可以预见的是,成都地图将继续迎来不断的更新再版,因为新的建设已然如火如荼。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摄影 王红强
资料图据自然资源部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四川省第二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院)
新闻推荐
援藏队工作助力 德格文创产品斩获首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银奖
本报讯(记者蒋君芳)8月26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简阳市)援藏工作队获悉,在近日举行的首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上,由成都高新区(简...
简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简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