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正在探索启用“人脸识别”系统办理婚姻登记的成都,在成华区、高新区、简阳市、新都区、温江区五个区域上线了这一系统。
7月10日,红星新闻记者前往成华区婚姻登记处进行探访,这是成都首批从5月就开始进行“人脸识别”系统试运行的区域。该登记处负责人陈杰透露,截至发稿前,该辖区已对2510对前来登记的新人进行身份核实,目前已经出现了一起人证不符的案例。
“人证相符”由电脑判定 双胞胎也可分辨
尽管“人脸识别”是当地民政部门上线的新系统,但事实上,这并不影响登记者的主要申请流程。
必须明确的是,前来办理结婚登记的市民仍然必须携带身份证、户口簿等材料。双方均完成申请表的填写后,也需将材料交由工作人员审核并录入系统。
变化主要体现在工作人员方。按照相关规定,在办理婚姻登记业务时,登记员需要审查身份证、户口簿信息是否与申请当事人相符,以保证信息准确。而在此之前,这一工作只能凭工作人员目测和工作经验,对当事人面貌是否与身份证、户口簿信息相符进行人工审查。
“一个工作难点是,如果对方有双胞胎这类长相相似的情况,很可能无法用肉眼分辨。”从事民政工作多年的陈杰说。此前,他就曾经历过因为妹妹未达到法定年龄,就拿着姐姐的身份证前来登记结婚的情况,“这相当考验工作人员”。
而本月正式上线的“人脸识别”系统恰能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与公安数据库进行比对,杜绝可能存在的冒领风险。记者在成华区婚姻登记处注意到,新系统的变化,是增加了要对提出结婚申请的双方进行拍照审查的步骤。
数秒内,联网的电脑上就自动对比显示了其与公安数据库的人脸相似度,且相似度均在95%以上。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要在电脑上进行常规的身份信息识别,包括查询双方过往的婚姻信息等情况,以防止重婚问题。
整过容怎么办? 微整形基本可分辨 大幅整容需更新身份信息
陈杰透露,照片比对的相似率在80%以上基本就能确定是本人。
事实上,在正式启用“人脸识别”前,工作人员就已经通过佩戴眼镜、调整拍照角度和表情等方式进行测试,“基本都在92%以上”。
即便是曾做过割双眼皮等医美项目的市民,大多也能顺利通过这类检测。一位人工智能工程师告诉记者,随着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机器通过学习大量的人脸图片,已经可以比较好地解决年龄老化、化妆和轻度整容等问题。“一般脸部轮廓没有变化的话,对人脸识别影响不大。”
例如,成华区婚姻登记处在今年5月,就利用正在试运行的“人脸识别”系统,发现了一起冒用身份证进行结婚登记的事件。陈杰称,当时男方试图用一张长相相似的朋友身份证,与另一名女子进行结婚登记,并立即被“人脸识别”系统发现。工作人员立即报警处理,该男子随后被警方带走。
不过,如果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整容,也会出现无法识别的情况。陈杰建议,这类登记者可以首先带着医院开具的整形报告前往辖区公安机关重新办理身份证并录入新的面部信息,之后就可以通过当天获取的临时身份证于次日到婚姻登记处进行登记。
成都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负责人王剑平表示,“人脸识别”系统的根本,是通过与公安部门信息系统对接,解决登记人身份信息冒用问题,同时大幅提高身份核验准确度和登记的规范性。在此之前,民政部也曾宣布,要在硬件上指导各级婚姻登记机关引入现场人脸识别、指纹采集比对、身份证读卡器等技术设备,提高婚姻当事人个人信息比对的准确性。
梳理其他城市的经验,可以发现,人脸识别等电子化登记已是大势所趋。王剑平表示,接下来首先要将“人脸识别”系统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另外,成都还将继续探索更多电子化经验。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摄影记者 张直
简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简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