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区
规划控制范围
(“一区两片多组团”,规划总面积:298平方公里)
成都片区
面积199平方公里,将重点建设临空服务业、航空物流及研发制造
●临空服务业组团 位于机场西南方向,规划城镇建设用地30平方公里。
●航空物流组团 位于机场货运区北侧,规划城镇建设用地20平方公里。
●航空研发制造组团 位于机场西侧,规划城镇建设用地15平方公里。
资阳片区
面积99平方公里, 将重点建设临空制造业、临空综合服务
战略定位
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
国家级内陆临空经济发展示范区
西部重要的创新创业基地
西部重要的现代化空港新城
作为成渝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将对整个区域产业升级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并推动成都加快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提升对外交通水平。近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印发出炉。临空经济区规划总面积298平方公里,其中成都片区面积为199平方公里,将重点建设临空服务业、航空物流及研发制造。
总体目标
到2020年
建成35平方公里起步区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战略定位为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国家级内陆临空经济发展示范区、西部重要的创新创业基地和西部重要的现代化空港新城。根据《纲要》,到2020年,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配套的交通运输、口岸物流、商务服务等设施将同步建成,形成较完备的企业入驻条件。建成起步区35平方公里,各功能组团布局初步形成。到2030年,临空经济区基本建成,形成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打造一批临空制造、航空服务、航空物流等产业集群,建成国际一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临空经济区由成都片区和资阳片区组成。其中,成都片区包括成都市简阳市福田乡、三岔镇、玉成乡、坛罐乡大部、海螺乡大部、草池镇、高明乡局部、石桥镇局部、石板凳镇局部,面积199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内,实施总体空间开发管控,生态禁建区域不低于150平方公里。
空间布局
“一区两片多组团”
在空间布局方面,重点建设成都片区的临空服务业、航空物流、航空研发制造,以及资阳片区的临空制造业、临空综合服务共5个功能组团,引导临空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一区两片多组团”的空间开发格局。其中,成都片区重点建设区域,位于天府国际机场西侧和北侧,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约6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与机场运营紧密相关的航空物流、综合保税、服务保障、航空制造、航空维修等相关产业,适度发展总部经济、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关联业态。
据了解,临空服务业组团将结合大型国际航空枢纽运营需要,配套建设航空运输相关企业的生产生活服务保障系统,集聚国内外高端航空总部资源,积极发展航空运营、航空科教、飞机租赁等,建设航空运输综合服务保障基地。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设立区域总部或功能总部,培育知名展会。
航空物流组团则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生物医药、鲜活农产品等特色产品物流,积极培育航空快递、国际中转物流以及跨境电子商务,完善形成集仓储、中转、配送、加工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
此外,满足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建设需要,航空研发制造组团积极发展航空零配件制造、航空器总装、航空电子、航空新材料以及航空维修等产业,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航空制造及科技创新基地。
立体交通
内部零换乘 外部四通八达
根据《纲要》,临空经济区将构筑衔接高效、连接顺畅、功能完善的经济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按照零距离换乘要求,高标准建设新机场立体交通换乘中心,打造以天府国际机场为核心,轨道、公路和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衔接的综合客运枢纽。加强空陆联运设施和航空货运仓储设施建设,建设无缝衔接的综合货运枢纽。
在对外通道建设方面,以天府国际机场为核心,北向连接青白江铁路集装箱枢纽站,南向通达宜宾、泸州港,西向整合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加快建设蓉京高铁、蓉昆高铁、成渝客专资阳至新机场城际联络线等铁路。大力推进成都地铁13号线、18号线及延长线、天府新站经新机场至资阳城际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建设天府国际机场高速、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宜宾、天府国际机场经资阳至潼南、成都平原经济区环线等高速公路。
同时,加快推进资阳至三岔湖、简阳至仁寿、简阳至三岔湖、资阳至机场北等快速通道建设。
生态保护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打造林水相宜、绿色秀美的城乡生态格局。依托沱江等自然水体,恢复河道生态环境,加大营造林和湿地恢复力度,构筑环状生态走廊。建设新机场高速公路、资阳至三岔湖快速通道、简阳至三岔湖快速通道、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等交通干线沿线景观林带建设,形成贯穿区域的绿色廊道。
严格实施噪声治理方案,通过声屏障等技术运用、大规模降噪绿化带建设等手段,实施高噪声区绿化工程。对机场噪声影响区内的村镇和既有敏感设施,实施有序搬迁避让。
对纳入《纲要》的重大建设项目依法履行环评审批程序,实行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严控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少占耕地、林地,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和补偿。成都晚报记者 黄海英
新闻推荐
加快构建符合成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 接轨国际规则的城市法律体系 市人大常委会2016年学习会举行专题报告会 唐良智出席并作专题报告 于伟主持
本报讯(成都日报记者钟文王伶雅)昨日,市人大常委会2016年学习会举行专题报告会。市委书记、市长唐良智出席并作专题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伟主持会议。唐良智在报告中说,今年上半年,面对经济下行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