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胜在给患病妻子梳理头发。□ 本报记者 曹礼芹
一位老婆婆安静地睡在病床上,一旁的血液透析机紧张地工作着,病床一侧,一位老公公正在给老婆婆梳理头发,压实被子……这是日前记者在简阳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见到的一幕。该中心的护士唐中华告诉记者,“老公公对老婆婆的不离不弃,让我们很感动。看到他们这样,不由相信世上自有真爱在。”带着对老公公的崇敬,记者进行了探访。
不幸
妻子身世曲折
患病18年
躺在病床上的是现年71岁的黄婆婆,家住简阳市简城镇。她3岁时父母双双过世,先后由哥嫂、姐姐、舅母抚养;没上过学,却作为知青下过乡;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却病魔缠身,1998年患上了高血压,2003年又患上糖尿病,2008年病情恶化,开始在医院做透析,2009年无情的病魔让她双目失明,2013年开始瘫痪在床……
生活的挫折和病痛的折磨,让黄婆婆的脾气变得暴躁古怪,特别是2011年住院后,听觉也不灵了,有一点不顺心就吵闹。由于双目失明多年,黄婆婆已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经常在凌晨吵闹着要老公公推她出去转转。
幸运
丈夫不离不弃
“诓”她一辈子
半夜,睡意正浓,黄婆婆开始吵闹,老公公立马翻身起床,推上她在住院区转圈,直到她安静地睡着。
在简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楼,上夜班的护士们总能见到这一幕。
老公公是黄婆婆的丈夫,叫陈兴胜,今年76岁。妻子患病住院后,他也一同住进了医院,睡在陪护椅上,已有5年。“生病的人就像小孩,需要‘诓\’。”陈兴胜总结着这些年照顾妻子的心得,黄婆婆最初做透析时,心里忧虑,没有食欲,只得“诓”着她吃饭;刚刚失明那会儿,黄婆婆稍微不顺心就“凶”人,以至于大家怕见她,陈兴胜却没有躲开,主动搭话,尽量顺着她的心意,就算被“凶”,也笑脸相迎,直到把她心情“诓”好……
妻子这么“折腾”,陈兴胜是否有过放弃的想法呢?回忆起1971年和妻子经人介绍相识,而后结婚,他难掩激动,不假思索地表示:“这个没有什么的,照顾妻子是责任,不可能丢了噻。自己能照顾,就不丢给儿女,就要好好‘诓\’一辈子。”
乐观的老公公还总结了一些睡陪护椅的经验,比如陪护椅不透气睡起来很热,他就买了麻将凉席。他笑呵呵地对记者说,当然也有“困惑”,那就是至今没参悟到在睡陪护椅上睡觉时如何解决翻身的难题。
“真的值得我们年轻一辈学习呀。”看到陈兴胜想方设法“诓”妻子高兴,唐中华感动地说。
记者手记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当记者见证这对老年夫妻携手抗击病魔的时候,被感动了:他们的事不惊天不动地,但是足以暖心,让人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自有真爱在。在此祝福他们,也祝福他们的爱情在不幸中幸运地长存。
新闻推荐
这座备受关注的机场,位于成都东南方向的简阳市芦葭镇,距成都市中心约50公里,距离简阳市中心18公里,计划2019年底基本建成,并在“十三五”末即2020年投入使用。成都,也将因此成为继北京、上海之...
简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简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