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成都市 > 简阳新闻 > 正文

男护士:我们也有一颗温暖的心——走近简阳市人民医院男护士团队

来源:资阳日报 2016-05-11 21:47   https://www.yybnet.net/

□ 李太辉 马芳

本报记者 曹礼芹

在很多人眼里,护士是一份专属于女性的职业。随着护理工作的专业化,近年来,女护士“一统天下”的格局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男护士越来越被这个行业所需要。

在简阳市人民医院,就有由三十多名男护士组成的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成为了医院的“香饽饽”,在重症监护、手术和急诊等科室,他们更是“一护难求”。生活中的他们青春、阳光,工作上的他们敢担当、爱岗敬业,同时还有一颗温暖的心。

在护士节来临之际,记者带大家去认识几位简阳市人民医院男护士群体的代表。

马继

手术室的运动员

很有职业成就感

去年5月的一天,一位产妇前置胎盘大出血送医救治,情况十分危急,手术从晚上8时做到次日凌晨1时,输血达3000毫升。当时,按照正常的拿血程序,每次需要几分钟。为抢救病人赢取时间,马继从4楼到1楼仅用时1分钟,一共跑了5趟,直接累虚脱了,最后在医护人员的合力抢救下母子平安。如今回忆起这个场景,马继仍心有余悸。当然像这样的抢救还有很多,能在这个抢救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马继很满足。

马继是体育特长生,1998年曾代表内江地区参加青运会。最初他是想做一名警察,读高中时在电视新闻中看到男护士的发展史,便萌生了去考护士专业的念头。当时家里人都觉得男孩子当护士太冷门了,今后找对象都难。但他最终还是说服家人,2005年报考了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

2008年,马继在简阳市人民医院实习,“5·12”地震当天正值休假,在成都龙泉驿区的家里陪父亲。第一次强震后家里物件落了一地,马继想到家里都成这样了医院那么多病人怎么办。父亲看到马继欲言又止便主动提出:“你想去医院就去吧,现在医院更需要你。”于是,马继连换洗衣服都没来得及带就往医院赶。那时,急需手术的地震伤者源源不断地送到医院,而手术用的设备、器械都在老住院部5楼手术室。当所有人都在往外撤的时候,马继跑了进去。那个下午,他一次又一次地搬运沉重的氧气罐、无菌手术包等急救物资到临时手术点,直到累瘫在了地上。

今年31岁的马继从事护理工作已经快八年了,现在他已是手术室骨科护理组组长。手术室副护士长胡艳感叹地说,马继工作上能干、肯干,主任做手术时还点名让其配合。

当然,其间马继也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工作中,经常有上了年纪的患者不相信男护士的技术,担心他没女护士细致,甚至要求换护士操作,让他有时感到十分委屈。但每次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

马继表示,这辈子真的和“5.12”有缘。因“5·12”地震,他提前两月正式成为了护士;2011年5月12日结婚;儿子出生也在5月12日。“我今年想在5月12日这天请假,陪家人一起过,这么多年了一直忙,真想好好纪念下这个日子。”马继话音刚落,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曾传枢

急诊科的特种兵

最想得到大家的尊重

去年的一个深夜,简阳市新市镇爱国村一位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求助,曾传枢那天刚跑完一趟120回来,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水,又坐上救护车前往。从医院出发到爱国村车程17公里,正常情况下需要30分钟左右。但患者病情危急,为保证救治,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救护车连闯4个红灯,一路火速奔向目地的。

行车20分钟后到达怀远村路段时,救护车轮胎突然爆胎。天色已晚,等汽修店派人来修车可能要1个小时。曾传枢环顾四周,到处黑蒙蒙的没有过往车辆。他急中生智,找到路旁的村民联系到一辆运送猪儿的机动三轮车,和医生迅速拿上急救箱、担架、氧气袋等急救装备跳上车直奔病人家中,对病人进行抢救,最终病人病情缓解转危为安。

今年29岁的曾传枢从事护理工作已经八年,作为简阳市人民医院120急救战线上的一名男护士,他经历了许多这样的事,还练就了特种兵那样一身过硬的本领。刚到120急救中心的时候,曾传枢发觉自己一个老简阳人居然找不到路,于是,逼迫自己背地图,在出诊过程中跟老师傅学记路。到现在,简阳城区和农村的地图他都熟记于心。

士兵经常忠孝不能两全,而曾传枢也是。2012年6月的一个周末,他值一线夜班,刚接完班,调度人员就通知他们立即赶往某基层卫生院抢救病人。途中,接到母亲电话说父亲晕倒了,赶快想办法救命。他没有犹豫,一边快速往卫生院赶,一边通知医院120前往家中急救。当他把卫生院的急诊患者接回医院妥善安置后,才马不停蹄赶去看望住在ICU的父亲。说起这事,他至今还满怀愧疚,但他从未后悔从事护士工作。

让曾传枢最难受的不是奔波救治患者道路上的疲劳,而是那些无端指责。有一次,他去石板凳镇莲花堰的乡村小路救治一名摩托车车祸外伤患者。当救护车准时赶到现场时,一下车就被围住了。医护人员不得不高呼:“让我们先救治患者。”医护人员为患者处理好伤口后,围观群众还不让走。也不知谁起了头,说“救护车来晚了!”于是,喝了酒看热闹的村民,拉开车门,提着救护车司机衣领,从驾驶位拖到泥泞地里,拳打脚踢。

曾传枢希望大家对120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让他们能够去抢救更多需要救治的人。

唐中华

血透室的大丈夫

热心对待病人胜过亲人

“唐护士,麻烦帮我看看。”“好的,来啦。”只见唐中华大声地应道,笑呵呵地快步走向患者。唐中华是简阳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的80后男护士。刚开始工作时,每次听到病人招呼“护士”,都会觉得很害羞。面对朋友对工作的询问,也总是模棱两可,只说自己在医院里工作。7年过去了,他现在已经能够从容面对。

血透室是一个专业性强、风险高、工作难度大的护理单元,唐中华勇做“大丈夫”,不单在技术上过关,对于血透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也非常熟悉,耐心指导新入院患者,主动与患者做朋友,对住院患者的情况如数家珍,以致于其父母都吃醋说,自己的娃儿对病人比自己还亲近。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护理工作后,唐中华看到了血液透析患者经过自己和同事的精心护理后,透析质量越来越好,知道了自己的工作是独特的。同时,作为一名男护士,唐中华也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和独特的地位。当同事体力不支时,他挺身而出,当同事不熟悉仪器操作时,他迎难而上。

作为男护士,唐中华发挥了男生力气大、胆子大、对仪器操作熟悉的优势,帮助血透室的护理姐妹们把工作做得更好。工作几年下来,唐中华与很多透析患者都建立起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在血液透析室,许许多多透析患者经过他的精心护理,透析质量越来越好。正在接受血透治疗的唐阿姨的老伴陈大爷,看到这个小伙子护理细致,在栀子花开的季节,常摘下自己院子里的花偷偷放在他的包里。

血液净化中心还经常会收治一些因为生活、感情等问题服药自杀的病患。医疗救治是去掉他们身体内的毒素,心理的“病毒”却没有那么容易去掉。唐中华遇到这类病人的时候,会利用治疗时间或间隙了解他们的痛楚,与他们聊天,用自己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态度去影响他们,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

“唐护士,唐护士……”听到患者的召唤,唐中华不忘带上笑容,又去为患者服务了。

新闻推荐

全省灾难医学和灾害护理学术会在简阳举行简阳市人民医院承办

会议会场。本报讯(李太辉马芳)5月20日上午,四川省第三次灾难医学学术会议暨四川省护理学会灾害护理学术会议在简阳召开,会议由四川省医学会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与四川省护理学会灾害护理专委会主...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男护士:我们也有一颗温暖的心——走近简阳市人民医院男护士团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