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村相融。□ 周春锋 本报记者 朱涛
翠绿的果树成片环绕,干净平整的水泥路直通门口,勤劳的村民在地里辛勤劳作……4月7日,记者来到简阳市施家镇龙凤村,处处感受到发展变化中的勃勃生机。
完善基础设施 改善村庄面貌
走进龙凤村,弯弯曲曲的入户水泥路从通村主干道上分支而出,延伸至村内每一户村民的家门口。
“现在我们出门就是水泥路,赶场可以直接从家里骑电瓶车到镇上。”龙凤村10组63岁的村民严治柱,在村里已经生活了大半辈子,说起村里近三年来的变化,他非常欣喜。
来到龙凤村的文化健身广场,几位村民趁着闲暇之时,正愉快地打着乒乓球。三年前,健身广场还是以前村小留下的一个废弃操场;现在,这里用水泥平整后,建成了村民文化健身广场,篮球架、乒乓球桌等各种大众体育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每天傍晚,村里的男女老少吃过晚饭,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到广场上跳坝坝舞。
自2013年成为简阳市贫困帮扶村以来,龙凤村逐步完善通村公路、入户水泥路、农田水利、村民文化活动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该村已建成宽4.5米的通村水泥路6公里,入户水泥路4公里,各村民小组的生产便道、蓄水池等生产基础设施也相继投入使用。
随着村里交通出行和生产条件的改善,村民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新的追求。伴随日益鼓起来的腰包,村民们开始不断对自己居住的农房进行改造升级,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卧室装上一台空调、堂屋添上一台液晶电视……
如今,走在村里,看到的是成片果树掩映中的农家小院,房前种着时令蔬菜、屋后养着各类家禽,好一幅美丽新村的画卷。
发展特色产业
脱贫致富增收
“现在村里可赚钱的路子也越来越多,可以搞水果、蔬菜种植,以后发展乡村旅游还可以开农家乐。”龙凤村党支部书记刘万全介绍,扶贫开发中,龙凤村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村两委也根据实际情况,引导村民大力发展李子、核桃等经济特色产业,早日脱贫致富。
龙凤村虽地处浅丘区域,但却有不错的水利条件,村中一条小溪穿流而过,非常适合成片发展特色产业。据了解,目前该村已发展种植李子500亩、核桃300亩,栽种蔬菜500亩。
“只要是连片种植到达30亩以上,并且管理非常好的,村里就会给参与成片种植的村民补贴,标准为每亩地100元。”龙凤村村主任马厚章告诉记者,在引导整村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中,村两委挤出部分办公经费,给参与村民发放补贴,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信心。
“今年我家的李子树已经开始进入盛果期,依照目前的长势来看,应该有非常好的收成。”看着李子树上挂满幼果,严治柱非常期待即将到来的丰收。
近年来,随着简阳乡村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不少产业示范村已开始大力发展电商平台,龙凤村同样也看准了这块“蛋糕”。刘万全介绍,为打下电商基础,龙凤村同样给每户安装宽带的村民补贴300元费用。
刘万全告诉记者,目前整村的产业已初具雏形。未来,村两委将引进业主发展专业合作社,打响特色产业品牌;大力搭建电商平台,实现全村无线WIFI覆盖;依托浅丘地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乡村观光旅游业。
新闻推荐
本报讯(柳红)近日,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召开2015年度QC成果发布暨表彰会,来自资阳公司各基层单位12个QC小组发布和分享了课题成果,50余位QC小组成员进行了现场观摩。此次参与QC成果发布的QC小组均...
简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简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