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胭脂脆桃园区疏果。□ 邓时光 陈元根
4月19日,简阳市云龙镇千佛村四组的易培春在桃树林里疏果。易培春今年62岁,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告诉记者,去年11月,镇上将他家每人400元个体***资金用于购买的100棵胭脂脆桃苗子作为股份,入股到业主袁大武的桃园里,从第三年起,他就可以分红。
由于缺劳力、缺技术,易培春把自家的1亩多地出租给袁大武,每年能收租金400多元。同时,他还在胭脂脆桃园区打工,一年能挣几千元工资。
他掰起指头算了一账,土地租金、分红、务工收入三项加起来,基本上能维持他们家的生活。说着,老人脸上浮上了笑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解决贫困户“三缺问题”
在千佛村,笔者看到一大片新栽植的桃树长势良好。据村支部书记李瑜介绍,该村用扶贫资金入股,40户贫困户委托业主袁大武代种胭脂脆桃32.25亩。
该村40户12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多是因病致贫,他们缺技术、缺劳力、缺知识。如果将个体***资金购买的桃树发放给他们自己栽植,扶贫资金可能不能发挥应有效益。因此,云龙镇党委政府探索出一条个体***资金由群众购买桃树苗入股、委托业主代种、收益分红的扶贫长效增收新模式。这种模式解决了上述问题,又实现了贫困户收益长期增收的目标。
在经营和收益管理上,贫困户从建卡立档群众中推选了3人参与桃园的管理,监督业主做好桃园的生产经营工作。
袁大武是云龙镇回乡创业致富带头人,贫困户把桃树以股权方式交给他种植、管理、经营。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一直想为家乡父老做点事,回报乡亲。他表示,今后,桃子挂果了,有产出了,他会按合同要求与贫困户共享收益,带领群众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确立长效增收路径
“脱贫攻坚怎么办?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真脱贫。”简阳市云龙镇党委书记杨炳志在胭脂脆桃园区查看新栽植的桃树苗成活情况时说,发展产业能够带动扶贫开发,但不等于是真扶贫,要使贫困户真正拔掉穷根,还需创新产业扶贫方式,让两者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在扶贫攻坚中,该镇依托胭脂脆桃种植等特色产业,积极探索产业扶贫长期收益新模式,通过引进业主、贫困户委托业主代种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早日实现脱贫。
产业扶贫“委托代种”模式是一种探索,其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在具体的扶贫工作中,把对贫困户的产业扶贫与解决实际困难落到实处。云龙镇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全镇实际,充分尊重广大贫困户意愿,有16个村的495户贫困户选择种植胭脂脆桃进行产业扶贫,每村引进1名业主为贫困户代种胭脂脆桃,贫困户以***财政资金所购桃苗入股的形式委托业主统一管理。这种多方参与监督,由业主对桃树进行统一管理,以后期土地承包费、人工费等费用总额计算股份,产生效益后再按入股比例分配利润的方式,最大限度发挥了产业扶贫的“造血”作用,对于缺少劳动力和技术的贫困户也可以从中得到最大实惠。这才是真正的“造血扶贫”,能尽早帮助贫困户实现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此模式将在简阳全市推广
简阳市扶贫办主任赵勇说,这种模式是简阳市的创新探索和实践,着眼于寻找长效增收路径。
目前,简阳市已在5个镇推广扶贫资金股份化,涉及贫困人口8000余人,预计3年后,贫困人口可实现年增收1200元左右。
“防止***政策错位和失灵,脱贫攻坚需要创新建立长效机制。扶贫资金变‘股份\’,扶贫对象将分红,扶贫收益长期化,我们正带领贫困群众走在求实探索创新的路上。”赵勇表示,未来简阳还将在全市范围内继续推广此模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蒋波)利用夜晚超市无人看守,犯罪嫌疑人通过撬窗、翻墙等方式潜入超市盗窃。近日,乐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重拳出击,成功摧毁了一个长期流窜在乐至、简阳、雁江等地的盗窃农村超市犯罪团伙,成功...
简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简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