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敏细心照顾患者。“谁计算过护士每天24小时连续来往于病房走过多少路程,谁又调查过护士每天要承受多少心理压力来妥善处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的大量病人。她们把各种压力埋藏在心里,奉献给病人的却是热情的笑脸和温暖的关怀。”患者陈婆婆在简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留言本上写道。
呼吸内科一年收治4000余名病人,无一例护理投诉纠纷。这是怎么做到的呢?记者在寻找答案。随手翻看留言簿有所感悟,其中每篇都提到严护士长更是引起记者的好奇。原来严护士长就是简阳市三八红旗手、呼吸内科部护士长严敏。
视病人为亲人
女儿吃醋想当“病人”
“李嬢嬢,您慢点,刚刚拖了地。”在呼吸内科住院部一病房,看着一位老人在慢慢移动,严敏一脸笑容对老人大声地叮嘱道。老人微笑地回应道:“谢谢,严护士长,您有心了。”她淡淡地说。
严敏1996年开始在简阳市人民医院从事护理工作,迄今已有20个年头,先后在内一、普外、骨科内二、胸外科等科室任职,对每一个岗位都深爱,用爱当做源动力,“只求做得更好”。
已经是第三次来这里住院的魏大爷对记者说:“严护士长她们视我为家人,给了我照顾,我也把她们看做家人,这里的30多个护士名字我几乎都记得。”对病人的爱,让严敏读初三的女儿有些“吃醋”,她抱怨母亲拿对病人的一半好给自己就很知足了,为了得到母亲的“爱”,她甚至想当“病人”。
不厌其烦讲解
铁石心肠被感动
王大爷脾气有些古怪,说话尖锐,心肠硬,还特别容易发火。刚入院时,这里看不惯,那里看不顺,输液扎针会叨唠护士好一阵,护士见他服药有不按医嘱的行为,反复地讲解,可他依然我行我素。严敏听说后,和王大爷进行了十多次沟通,不仅为他详细介绍病区环境、用餐情况、健康指导等,还了解到王大爷家庭的不和睦是导致情绪波动大的主因,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主动联系其家人配合王大爷的治疗。王大爷在出院时感叹说:“我在这里找到了快乐,真不想出院呀。”
很多老人,由于年龄的问题,记忆力相对较差,护士讲解了一次两次,都可能记不住,需要反复的讲解。还有一些老人耳背,护士说话需要很大声音,有时还容易让人误会态度不好。这些就无限地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可是护士们依然不厌其烦,有时忙得生理周期都紊乱了。呼吸内科副主任徐翠容说,在严护士长的带领下,她们全身心地投入,确保了科室安全质量关。
用心感动患者
80岁大爷不愿出院
80多岁的魏大爷患慢性阻塞性肺病住进医院。严敏发现,他是独立来的。严敏还了解到,魏大爷有一个养子,但平时交际不多,便对其特别关注。责任护士也多次给魏大爷讲解什么是紧急呼叫,介绍公用设备如何使用,还义务送开水,主动帮忙老人订饭,为老人准备坐便椅,更为老人普及健康知识。魏大爷从刚入院时的迷迷糊糊到出院时的精神矍铄,他有些不舍地说:“这是我的家啊,真的不想出院!”
“为病人想得更多,想得更细,这样才能获得病人的信赖。”严敏总结道。在医院,严敏和同事们为病人想得最多的就是安全。为了更好地护理病人,她们午间午餐或相互带饭,或请食堂师傅送饭,经常是忙到饭菜冷了还没吃,只得开水泡饭。同时,随着医学的发展,对护理提出了专科化的要求,为了适应发展,严敏经常带领同事们不断地学习总结,总希望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文/本报记者 张方金 曹礼芹 图/马芳
新闻推荐
村民推着条石喊着号子,忙碌在田间。□本报记者朱涛早春二月,万物复苏,步入田间地头,金灿灿的油菜花充满盎然生机。近日,记者来到简阳市五星乡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建设现场,看到一派热火朝天的...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