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梅 周春锋 本报记者 王继 实习生 韩菊芳
春耕时节,本报走基层记者在简阳市飞龙乡贫困村龙王村看到,处处花开树绿,生机盎然,村民忙着翻耕土地,产业能手奔走田间,村干部走村串户送上惠民帮扶政策……
龙王村位于沱江东岸,与雁江交接,离城较远,乃沱江冲击坝,地势一马平川。虽农耕条件优越,但产业发展滞后、贫困人口较多。
为了尽快摘掉“贫困帽”,龙王村干部不断学习,通过强班子、抓产业、带示范等方式,带领村民勤劳致富,早日奔小康。
强班子 树形象 建设坚实基层组织堡垒
3月17日,龙王村第一书记刘令和村“两委”干部刚吃过午饭,就被三位外地大客商请去商议租地事宜。客商们将组建一个公司,规模流转土地发展菜玉米种植。这是村干部团结一心,为全村的发展群策群力,尽心尽力的一个缩影。
“要想村民脱贫,就必须建强村班子,提高班子成员凝聚力,才能更好地为村民服务。”龙王村村支部书记刘忠彬接受采访时说。
龙王村两委通过入户走访、召开村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新一轮走基层活动等形式,建立了班子成员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台账及整改清单,列出18个问题,实行销号制管理;从班子成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从年富力强的青年中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名,增强组织影响力,优化班子结构,提升为村民服务的品质,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堡垒。
如今的龙王村一改过去“脸难看、门难进”为村干部主动上门走访、办事,真正打通了村级服务“最后一公里”。
兴产业 调结构
引导全村脱贫致富
脱贫致富,关键靠产业。龙王村两委积极思考、主动作为,在保护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全村整体发展,增加村民收入。为此,龙王村在保留种植胡萝卜这一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做优胡萝卜品种、提高质量产量。采取对接农林部门测土配方施肥,邀请农业专家讲授种植技术等措施,以合作社抱团发展的形式,种植新优品种胡萝卜2000亩,极大地提升了胡萝卜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龙王村两委充分认识到仅种植胡萝卜,产业单一、经济效益低。于是,该村两委决定调整村产业结构,引进水果玉米和日本大葱种植,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和拟采取“租金+劳务+二次分红”的方式,可帮助农户实现纯收入增长2000元左右。
树标杆 重示范
发挥党员带动作用
“贫困党员脱贫,对其他贫困户脱贫有很大的带头示范作用。”刘令说道,“一定要实施党员***示范工程。”
该村开展了党员亮身份和结对子活动,逐一走访慰问了6名贫困党员,由党员致富能手牵头,成立了“春风里”合作社,投入1万元实施党员***示范工程,把组织优势变成扶贫优势,力求贫困党员率先脱贫,为其他贫困户树立榜样。
该村两委再三斟酌,决定让该村预备党员、致富能手、葡萄种植大户康柳林来担任此项重任。
由于该村贫困党员年龄较大,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基本上都是以自家土地入股“春风里”合作社赚取租金,然后到合作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挣工资,年底还有分红,这样就增加了贫困党员的收入,加快了贫困党员脱贫的步伐。
春风荡漾,万物竞长。龙王村,这个沱江边上的小村庄,有团结务实为民的村两委干部,有年轻有为的致富能手,有平坦肥沃的土地,有惠民帮扶的政策春风,村民脱贫致富指日可待。它,已悄然间变身“聚宝盆”,吸引着越来越多客商的投资目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胡智晋良炳钟利)4月1日上午,简阳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指挥中心在石板凳镇政府四楼会议室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培训,来自石板凳镇、芦葭镇、江源镇、永宁乡的80余名村﹙社区﹚专(兼)职网格员参加培...
简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简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