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资阳市民明显感受到城市的变化:车城大道畅通无阻,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加快建设,滨江路堤景观带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新去处,鱼市口、皇龙、刘家湾三大马路市场整治相继完成……
2015年.资阳坚持量质并重以质为先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先进理念为引领优化完善城市规划,以补足基础设施短板为切入点健全城市功能,以专项治理为抓手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市民幸福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项工作交上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答卷,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9.4%。
三大重点工作
规划方面:形成各类重大规划成果共23个,重点推进了凤岭公园、青年林湿地公园等7个重点项目规划编制研究工作,雁江区小院镇等4个省级试点镇规划编制已全部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和审批。
建设方面:资阳中心城市“一城三区”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08亿元;统筹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建设,简阳、安岳、乐至分别完成投资85.5亿元、41.4亿元和67.1亿元。
管理方面:全面启动资阳市城区市容市貌“十大专项治理行动”,重点对市区农贸市场进行改造,鱼市口、皇龙、刘家湾三大马路市场整治相继完成,基本实现市容市貌一年明显改观的目标。
规划引领 画好城市“一张图”
“城市规划不是‘镜里花\’,更不是‘橡皮擦\’,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源头。”市城乡规划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资阳市按照“量质并重、以质为先”总体思路,在优化城镇布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促进城市“提质转型”发展上下功夫,形成各类重大规划成果共23个。
坚持规划引领,去年,资阳市组织中规院对城市总体规划涉及深化机场地区空间及产业布局、远景开发边界、城市性质、城市职能、用地规模、城市交通、绿地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等再次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研究。
结合天府新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和毗河供水工程建设所带来的机遇,积极谋划“十三五”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优化全市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合理设定和控制城镇开发边界,加强城市设计工作,去年重点推进了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沱江资阳城区段综合治理总体规划设计暨老城段起步区详细规划,推进了凤岭公园、青年林湿地公园、滨江路堤景观带、娇子大道景观提升、体育公园等7个重点项目规划编制研究工作,着力保护生态本底,努力构建丘陵山水生态城市。同时,务实推进重点镇规划编制,雁江区小院镇、简阳市养马镇、安岳县周礼镇、乐至县童家镇等4个省级试点镇规划编制已全部完成并已全部通过专家评审和审批。
“规划一张图”建库工作也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即将城市现状基础资料、规划管控要求(包括城市总体、专项、详细等各类规划的核心控制内容及主要指标)和具体建设项目的审批、实施情况等信息集成融合在“一张图”上,以此提高规划服务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
“在编制城市规划时,注重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大力推进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编制,努力提升城乡承载能力和水平。” 市城乡规划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资阳市加快推进了城市电力、消防、通讯设施、农贸市场、社区服务、养老服务设施、夜景照明、户外广告等基础公共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补足短板 完善功能提升品质
资阳建市晚,城市基础设施欠账多,底子薄。对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人说,“去年,我们认真审视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和不足,竭力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全市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08亿元,增长21.3%。”
资阳中心城市“一城三区”建设加快推进。老城区按照“改造、完善、提升”的思路,实施了车城大道延长线、观音桥人行天桥建设、幸福片区七条路、资阳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一期、孙家坝临时农贸市场等50个城建项目。城南新区,以“构建框架,两化互动”为重点,全面推进资阳第二条民用燃气管线工程、横五道路等15个项目加快建设, 25平方公里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在城东新区,成渝客专站前广场建成投用,滨江路堤景观带项目成效初见,(下转二版)(上接一版)希望大道延长线二期、生态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加快推进,内环线全面建成,中环线全面打通,外环线全面开工,30平方公里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同时,吴仲良九义校、航向九义校改扩建工程、绵阳中学资阳育才学校二期工程、雁江区中医院和区人民医院等建设项目加快推进。随着部分项目的竣工投用,资阳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进一步完善,城镇要素聚集、产业发展和就业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去年底,资阳城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通过考评验收。
统筹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各县(市、区)和发展新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简阳以建成“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实施三岔湖滨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工程、“一江两岸”综合整治工程、沱四桥至鳌山东环线连接道路项目等共64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85.5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至30平方公里,城市框架达35平方公里。
安岳按照“组团式推进”的实施方式,实施职教路二期、柠都大道、南门桥过街人行天桥、岳阳河五期道路桥梁工程、工业园基础设施改造项目二期等共50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41.4亿元。
乐至扎实推进天童大道二期和大林路、乐遂路等城区断头路建设,启动实施10公里城河城区段改造、毗河生态走廊建设、城市垃圾处理厂二期等项目,全力推进五星级酒店、商贸中心、地下停车场等城市配套功能项目建设,全年实施56个城建项目,总投资67.1亿元。
同时,重视民生为本,加大旧城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强力推进已开工的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建设,开展政府性安置房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全力化解全市安置房建设958万平方米历史欠账,2015年全市累计建成278万平方米。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市本级吴家院子、兰家坡(一期)、凤岭公园延伸段雁家点3个棚改项目全货币化安置870户,积极为资阳市房地产去库存。
重在管理 市民幸福指数攀升
如果说规划是城市工作的起点,而管理则是终端。2015年,市委、市政府迎难而上,实实在在打了一场城市管理攻坚战。
街道拥堵喧嚣、乱搭乱建突出,占道经营、乱停乱放,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这曾是资阳城区农贸市场的真实写照,而这其中的鱼市口、皇龙、刘家湾更是沿街为市,混乱不堪,是多年整治啃不下的“硬骨头”。
2015年6月初,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全面启动资阳市城区市容市貌“十大专项治理行动”,重点对市区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强力推进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环境卫生、户外广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扬尘污染、噪声污染、防违治违、美化亮化专项治理,着力打造“畅洁绿美、规范有序”的人居环境。经过半年的集中攻坚,基本实现市容市貌一年明显改观的目标。
在实施十大专项治理行动中,资阳市坚持市区联动、部门互动,成立资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出台《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方案》,解决了多头执法、职责交叉、行政效率低下及执法扰民等问题;突出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职能下沉,在街道、办事处设立环境卫生管理所和城管执法大队,充分发挥社区和居委会的基础作用;同时完善城市管理手段,推广网格化管理服务,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
顺应群众期待,改善人居环境,市民们切身感受到了市容市貌十大专项治理所带来的变化,纷纷点赞。居住在雁城鱼市口的市民黄女士感叹:“原来这里每天像逢场一样,车子喇叭声、流动摊贩吆喝声,脑壳都要闹大,现在一眼望去,路通畅了,走到路上心都敞亮多了!”
本报记者 范秀萍 实习记者 何柳
新闻推荐
本报讯(邱育林)近日,笔者从简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了解到,2016年该市将继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工作主线,加快推进工业升级转型。该市将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
简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简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