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成都市 > 简阳新闻 > 正文

通讯诈骗 一年卷走资阳人1300多万元

来源:资阳日报 2016-01-14 21:57   https://www.yybnet.net/

图示通讯诈骗花招任成/制图2015年资阳市共立案795起通讯诈骗案  警方教你见招拆招

“女儿”出车祸急需8000元   “妈妈”快打钱过来

“老总”来电安排财务小王给项目打款80000元

“毒贩”老汉请自首   给“公安”转账全部积蓄证清白

冒充亲友请求“汇钱救急”、冒充“公检法”调查、虚假中奖信息、发送虚假返还税费短信、发布出售二手汽车和特价飞机票虚假信息等,如今通讯诈骗方式不断翻新,令人防不胜防。据统计,资阳市2015年全年通讯诈骗立案795起,涉案金额1380万元。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讯诈骗方式尽管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中宗,不法分子最终目的就是要骗取财物。市民只要记住不随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转款不汇款,任骗子如何忽悠,也不会上当。

通讯诈骗五花八门

一不小心就上当

案例1

“女儿”出车祸 母亲急汇8000元

2015年10月12日9时左右,安岳县驯龙镇的李阿婆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声称是李阿婆女儿的朋友刘瑶(化名),并告诉她女儿在外地出了车祸,现在医院抢救,急需缴纳医疗费,让李阿婆打8000元过去。

一听是女儿出车祸,李阿婆心急如焚,没有多想,按照刘瑶指定的账户,将8000元打了过去。哪知,刚打完钱,女儿就打来电话,阿婆急忙问她的伤势如何了?女儿被问得莫名其妙,她说自己根本没出车祸,也没有叫刘瑶的朋友。“遭了!”李阿婆知道自己被骗了。

警方提示:这类诈骗一般是作案人员随机拨打手机、固定电话,以亲友的名义与受害人进行远程接触,利用受害人对亲友的信任和疏于防范的心理,谎称车祸、就医、违法被罚款等各种原因急需用钱,诱骗受害人向其提供的银行账号汇款。遇到这样的情形,当事人千万不要急于汇款,应通过与亲友进一步联系,了解其目前的情况,或通过警方、医院等部门详细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案件频发  

案例2

“老总”安排汇款8万元 职员轻信上当

21岁的小程是简阳市某公司的一名财务人员。2014年10月29日13时许,小程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小程哇!我是孙总!你赶快给我汇8万元过来,这边有个大单子谈下来了,要立即付款。”小程本想核对一下对方身份,但想到自己刚刚上班没几天,总不能和领导对着干,尽管带着疑问,小程还是按照“孙总”的指示向两个陌生账号分别汇去4万元现金。汇款后,小程立即打电话向“孙总”汇报,但没想到电话已经关机。小程又打电话回公司询问,才知道真正的孙总根本就没有叫她汇过钱,原来这是一出骗局,得知真相的小程瘫倒在地。

警方提示:对自称是老师、领导的来电不要轻信,在接到类似电话时,一定要回拨之前储存的联系方式进行核实。如果之前没有储存联系方式,可以通过其他人侧面打听或者当面核实,尽量避免被骗。

遇到上诉案例中涉及的老师、领导等具有特殊身份且不方便核实的情况,最好在电话中多沟通几句,提一些双方都知道的人或事,尽量核实清楚对方身份。不论对方提出什么理由,只要涉及转账、汇款,都要提高警惕不可轻信,以免财产损失。

案例3

“假公安”让“贩毒”大爷转款到安全账户

2015年8月10日14时许,65岁的王大爷接到了一名自称“成都公安局陈科长”的电话。对方称他涉嫌一起特大贩毒案件,他的存款系贩卖毒品的毒资,要求他在电话里把全部存款交代清楚,并转到“公安局的安全账户”上接受调查。

当天15时许,王大爷来到雁江公安分局松涛派出所,试探性地询问自己是否不小心贩了毒,说如果真的是这样,他愿把积蓄全部转到“公安局的安全账户”上,证明自己的清白。经警方核实,王大爷并没有贩毒,而他遭遇的是一起通讯诈骗。

警方提示:不法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邮局等行业工作人员实施诈骗时,通常编造与诈骗对象有关的危难情况。常见的借口,如称对方有一张法院传票,有一个邮包因涉案被查扣,有一张信用卡因透支被银行起诉等。接到这样的“危急”电话,首先一定要镇静,向有关部门求证,辨别事情真伪。同时,公安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不会通过电话来制作笔录,更不会让当事人将资金转到任何个人名下的所谓“安全账户”中。

案例4

点击陌生短信链接

男子被盗刷2000元

近日,张先生接到一条短信,“张某某,看看你老婆背到你做的事!”后面还附有一个网络链接。出于好奇,张先生点开了链接,没想到自己的短信功能失效了。最初他以为手机出了问题,没想到几天后取款时,发现和手机捆绑的一银行卡账户上的余额2000元被转走了。

警方提示:张先生的手机可能被不法分子植入了木马病毒,从而获取了其银行卡号、户名、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并拦截了所有短信。警方提醒市民切勿轻信各种中奖、赠送话费或伪装成政府机关、电话运营商的虚假短信,更不要随意点击短信附带的链接。浏览网页时,不要点击游戏、广告等弹窗,避免手机感染病毒,从而泄露个人信息。

民警支招

守好你的钱包

向“汇款转账”说拜拜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相关负责人提醒,在接到电话或短信涉及的“电话欠费”“安全账户”“个人信息泄露”“银行卡透支”“购车退税”“及时汇款”等通讯诈骗犯罪关键词时,务必要提高警惕,做好防范,如果掉入不法分子所设置的陷阱,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拨打110报案。

无论以何种理由要求你把资金打入陌生人的账户、所谓的安全账户的行为,或冒充电信、公安、法院、检察院、税务、亲友,以电话欠费、个人信息和信用卡涉嫌犯罪、购车退税、信用卡消费、车祸出事、小孩被绑架等各种名目,利用“任意显号”软件冒充电信、公检法、税务机关总机电话要求汇转资金,接到不明身份的人员发过来的所谓中奖信息……切勿上当受骗,始终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并及时通过相关正规渠道核实获知信息的真伪。

同时,也要做好自防,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 天上掉馅饼”的心理,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不可随意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积极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做好宣传。特别是平时独自在家的中老年、离退休人员等易受骗群体更要注意防范。

警方表示,虽然通讯诈骗常“乔装易容”,但只要对方谈到“汇款转账”,就“对不起,拜拜”。不抱侥幸,才能避免受骗。

警方行动

相关新闻

去年破案64起

抓获6犯罪嫌疑人

近年来,市公安局立足资阳实际,不断探索打击治理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新机制,集中警力,专案专办,快侦快破,切实解决好影响辖区群众安全的该类突出问题。在积极为受害群众追赃挽损的同时,注重对群众安全防范知识的传授和宣传,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据市公安局相关人员介绍,2015年全市共破案6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特别是在“打击治理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的11月份,全市共立通讯网络类诈骗案件80起,涉案金额83.2万元,破获17件,收缴赃款赃物147万余元。

本报记者  张方金  曹礼芹

新闻推荐

资阳市首批学校食堂食品快检室建设初见成效

本报讯(邹芳)日前,市食药监管局组织开展督查工作,督查资阳市首批10所试点学校食堂食品快检室建设和运行情况。目前,该项工作已初见成效,今年将继续推广。目前,10所试点学校食堂中,大部分学校食堂...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通讯诈骗 一年卷走资阳人1300多万元)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