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寒冬时节,市场上的新鲜水果品种渐少,而眼下的简阳十里莓廊,则是一派火热景象,万亩草莓鲜嫩欲滴,引八方宾客纷至沓来……
红果飘香 趣味采摘节庆助推旅游发展
1月7日,简阳“十里莓廊”旅游区的石板凳镇先锋村内人头攒动,彩球飘扬,由简阳市旅游局、草池镇、石板凳镇主办的“简阳市第八届冬草莓采摘游活动”在此启动,拉开了为期近5个月的采摘游活动帷幕。
随着简阳冬草莓产业的多年培育和不断发展,“冬草莓采摘节”被列为当地开年“第一节”,成为该市节庆活动的经典品牌,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绿色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石板凳镇菜子村草莓基地大棚里,一群衣着艳丽的游客正在有说有笑地采摘草莓。来自城区的市民张晓芸告诉记者:“我非常喜欢吃草莓,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和朋友或者家人一起来摘草莓。”
据悉,本届冬草莓采摘游活动以“莓好生活 秀美简阳”为主题,旨在推动简阳“十里莓廊”万亩草莓观光园的建设,同时将乡村旅游业发展与特色观光农业发展有机结合,促进推动当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在本届冬草莓采摘节期间,还将陆续举办户外音乐会、草莓认种体验活动、农家趣味运动会、万人品尝生态草莓、亲子莓廊探秘寻宝活动等6个系列共12项极具特色、参与性强的主题文化活动。
此次活动将持续至5月20日结束,在此期间,简阳范围内众多的草莓基地将全面开放,游客们可在各大草莓基地里亲手采摘新鲜无比的草莓,与亲朋好友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同时,还可以参与各类精彩的主题活动,体验生态乡村旅游休闲的无限乐趣。
据了解,简阳市结合自身的地域优势和产业特点,近年来,打造了春品樱桃,夏划龙舟,秋暮垂钓,冬吃羊肉摘草莓等四季旅游活动,实现了全域节庆活动为中心、各乡镇节庆活动为支撑的旅游态势。
新品推广 采摘限价游客购买更放心
据悉,简阳是中国三大冬草莓生产基地之一,已有十多年种植历史。这里不仅有苹果草莓、巧克力草莓、丰香草莓等多种口味坐镇,还有特产香妃、查理王子等新品种强势而来,让游客品味与众不同的草莓魅力。
“印象中草莓的味道没有那么丰富,好像就是很单一的酸甜味,但是今天让我大开眼界了!”特意从成都市区赶来的骆女士品尝完一颗巧克力草莓后,有些意犹未尽地说道。
“这种草莓的口味很特别,它没有玫瑰香的浓郁,也没有香蕉口味的清脆,它的味道淡雅绵延,是我们目前主推的。”在品尝区,参展商简阳瑞之源农业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向游客们介绍着他们种植基地的“香妃”草莓。记者随手拿起一枚,放进嘴里细细品尝,味道似茉莉又似草莓,让人过齿难忘,不禁竖起大拇指为它点赞。
为让游客放心参与采摘活动,此次冬草莓采摘节主会场的石板凳镇不仅在草莓品质上下足功夫,还专门推出市场指导采摘价:游客来地里采摘,丰香草莓最高采摘价15元/斤,巧克力草莓最高30元/斤。
冬天第一批上市的草莓是品质最好的一批,成都周边巧克力草莓采摘价有的高达40元至50元一斤。别的地方也都希望新鲜上市的冬草莓卖上好价钱,为何石板凳镇要给自己限价呢?
“我们限价采摘,就是要避免出现宰客事件,建立有序的采摘游市场,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在石板凳镇副镇长陈天棣看来,政府通过协调草莓种植户,达成这个追求合理利润、吸引更多游客的共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如今,简阳冬草莓已经成为当地优质特色农产品的一张名片。在草莓产业的带动下,周边经济加快发展,已形成舒适、规范的农家乐20余家,可同时接待游客上千人。
线上线下 齐头并进草莓种出幸福生活
作为2015年度的草莓种植大户与营销大户,石板凳镇官堰村的何小微表示,这不仅是激励,更多的是挑战。
2013年,何小微放弃在厦门已小有起色的外贸生意,回到家乡承包了50亩土地开始种植草莓。“最开始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懂,只有一边种植一边跟人学。”幸运的是,2014年冬草莓销售形势一路飘红,虽然才种植草莓不到一年,但何小微也借着这股东风净赚了20余万元。
正是这股东风坚定了何小微继续种植草莓的信心并带头组织成立了官堰村草莓协会。“这样我们的草莓就可以在网上销售,现在北京、上海、辽宁等地都有我们固定的客户群体,收益还是很不错的!”如今,何小微和丈夫全身心打理着自家的草莓基地,对于曾在外务工再回到家乡的何小微来说,种植草莓带给她的不仅是生活上的改观,最主要的还是一份安心和踏实。
去年,简阳市入围第二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农村电商市场迎来曙光。去年底,何小微和朋友合作的草莓网店顺利开业,网销不到两个月,收入10多万元。
“我们在做电商平台,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今年,我们还会不断创新和改进,争取做大做强!”下一步,何小薇计划自己开个网店,专门销售草莓和无花果。
据了解,简阳冬草莓目前的种植面积正从局部范围向全市整体推进,一批现代种植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品种试种成功后争相上市,统一的冬草莓品牌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草莓精深加工产业也悄然兴起……
2015年,简阳冬草莓种植面积已达1万多亩,预计产量1.3万吨。到2017年,冬草莓种植面积和产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翻番。到2020年,种植面积将扩展至3万亩,产量将增加至4万吨。
文/杨冬梅 邱育林 本报记者 朱涛图/李大忠 李旭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涛)1月21日,本报以《主水管爆裂,家属区断水8天》为题,报道了简阳市原四川工具厂家属区因社区水管爆裂导致停水,给当地居民带来诸多不便。1月25日,记者在家属区所在的川工社区了解到,经...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