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成都市 > 简阳新闻 > 正文

让精神在开放的世界里回归——记资阳市精神病医院

来源:资阳日报 2015-12-26 22:00   https://www.yybnet.net/

环境优美的资阳市精神病医院院区。·核心提示·

精神残疾人回归社会,象正常人一样地生活,是全世界的难题。由资阳市精神病医院创新的“集医疗照护——康复——培训——就业——回归社会”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探索出了一条解决精神残疾人回归社会的有效途径。这种创新性的探索,解决了精神病人的治疗如何从“封闭式管理到开放式管理再到回归社会”的问题,医院通过创建康复基地,敢于把精神病人放在完全开放的地方进行治疗与康复,这在四川是唯一,在全国屈指可数。该做法得到了国家民政部、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四川省残联还授予了医院创办的“精神残疾康复中心大堰康复基地”为“四川省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园区”。该种康复模式被全国知名康复研究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邓虹教授,作为学术交流资料引用,介绍到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佐证我国精神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和人权的保护。2009年医院还被国家残工委评为十一五期间“全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医院院长代表医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全省及省外的许多精神病院纷纷来该院参观学习。

莲花之巅,沱江之滨,树木葱茏,空气清新,高楼屹立。资阳市精神病医院就坐落在这绿树掩映的莲花山巅,在温暖的阳光沐浴下,医院显得如此的美丽。

近日,记者走进市精神病医院,了解该院的创新与发展,感受医护人员拼搏进取的精神,领略医护人员的风采。

□ 本报记者 陈元根

深厚底蕴

医院不断发展壮大

历史悠久,深厚积淀。

市精神病医院前身,始创建于1954年,建址于简阳市贾家镇的“简阳县流浪精神病人疗养所”。疗养所是专门收养、看护无依无靠、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流浪街头的“三无”精神病人的民政福利机构,1965年,合并内江地区其他三所县民政部门精神病疗养所,组建“资阳县精神病疗养所”,迁到资阳县城北莲花山上。

1980年5月,经内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批准,医院收归内江地区民政局主管,更名为“内江地区资阳精神病院”。在保证收治民政对象的前提下,开展自费收治业务,把服务范围扩大到全社会。1998年,内江、资阳行政区划调整后,更名为“资阳市精神病医院”。

如今,该院得到了高速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业务量和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医院的日均住院床位1400人/日,年收入近1亿元。医院每三年一个台阶,从没有等级的医院,通过创建“二级乙等”、“二级甲等”、再到“三级乙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成为全省民政医院“唯一的三级”医院。

该院工作得到部、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赞誉,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二级民政福利事业单位,是国家民政部最高级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当时为是西南、西北13省、市唯一的一家。2005年,被省民政厅确定为“三级民政福利事业单位”。2009年,该院被国务院残工委评委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院长光荣地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表彰大会,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医院综合目标考核连续10年获得市民政局考核一等奖,连续13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5年医院的护士团队被资阳市评为“感动资阳人物”。

厚积薄发,砥砺前行。半个多世纪风雨兼程,61年的奋力发展,市精神病医院由小到,由弱到强,终于发展成为一家在全省较具影响力的精神病专科医院。

雄厚实力

高超的技术水平

舒缓的音乐,偌大的活动场里,上千的身穿病员服的病人,在护理人员带领下,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打球,有的打牌,有的散步,有的聊天……医院秩序井然,病人怡然自得,一幅和谐的图景。这便是记者在市精神病院所见景象。

据该院医务科科长何军介绍,医院经过60多年的发展,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队伍,现拥有医务人员411人,其中医生100人,护士266人,医技人员36人。有研究生、大学本科151人,大学专科170人。精神科医生、护士均有职业医师或护士资格,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3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20人。其余医务人员全部通过培训取得心理咨询员资格。

在治疗上,该院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精神病治疗“三大法宝”。在药物治疗方面,该院采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其优点是病人反应小、接受性强。强调全程用药原则和个体化用药原则。

在心里治疗方面,采用被国际循诊医学公认的认知行为治疗。通过改善患者不合理的认知观念达到调整患者情绪和行为方法。包括个性心里治疗、团体心里治疗、家庭心里治疗。

在物理治疗方面,采用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对急重期精神病患者,在麻醉的情况下,使用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兴奋躁动、暴力冲动症状,收到很好的效果。该院还采用生物反馈仪进行生物反馈治疗。精神科医师在开展心理治疗时,给患者使用生物反馈仪,通过对患者的血压、呼吸、心跳等心理指标的监测,从而对心理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价。该仪器的软件还推荐更适合患者的场景、音乐、情景剧等配合医师进行心理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该院按照患者病情的轻重,实行分级治疗。医院设立治疗病区,收治一、二级护理精神病患者;康复病区收治三级护理精神病患者。

大力开展工娱治疗。每天上下午各2小时,康复护士、社工人员组织病院开展体育、棋牌、唱歌跳舞等活动,让患者在各种活动中得到康复锻炼。

该院治疗效果较好,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一部分患者走向了康复,回归社会。

创建基地

病人在这里逐渐康复

鱼塘里鱼游水面,地里蔬菜青青,坡上羊儿咩咩叫,养殖场里鸡鸭鹅成群,猪场里肥猪满圈……好一派田园风光、令人喜悦的景象。这些都是精神病人劳动的成果。

近日,记者来到市精神病医院大堰康复基地。基地负责人、市精神病医院副院长李林告诉记者,该基地位于雁江区临江镇大堰村,租用土地、荒山600多亩,首创为精神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职业培训、就业服务有机结合的职业康复模式,让经过医院治疗、病情稳定的精神病人在这个完全开放的基地一边接受康复治疗,一边参加劳动,在劳动中渐渐康复,从而走向社会。

“目前,基地有200多张床位,可供病情较为稳定的精神病人轮流提供劳动康复和就业训练,可以提供300个就业岗位。他们把通过急性期治疗后,由医院送来的康复精神病人分成蔬菜组、饲养组、加工组,花卉组、勤杂组等,让他们各尽所能。

基地创办了纸箱加工车间,对外承接劳务加工,生产的纸箱要打胶、穿纸盒等劳务,每天可容纳上100人的康复患者参加劳动并取得报酬。

饲养组养了猪、羊、鸡、鸭、鹅、兔、鱼。他们分工明确,有人割草,有人喂养、打扫清洁。记者看到,猪场里猪膘肥体壮,山林有野猪活动,山羊在圈里吃草,鸭鹅在池塘里游来游去。

“我们每天对病员的精神状况进行评估,病情不稳定的就留在病房接受治疗。”基地康复科护士长何乐慧说,病情稳定、精神状态好的病员就参加劳动。基地每月支付每人400-800多元不等的报酬,让精神病员有自食其力之感。多年下来,有的病员存款上万元。

基地对病员实行动态管理。如果病员的病情不稳定、情况不好,基地将送他们回医院治疗。

每到节日,基地都给病员过节,大家共同欢度节日。基地还经常组织文体活动,每周六还用专车送病员到资阳城逛街,让他们自由购物、休闲,融入社会。

通过劳动锻炼,精神病员的体质、精神状况逐渐好转。在这种完全开放的环境里,病员之间、病员与医护人员、管理人员之间平等交流,对精神病员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来自安岳县龙台镇的大军(化名)在饲养组养组养羊。他衣着整齐,红光满面,身体健康。他告诉记者,这里医生、护士都关心他们,对他们很好,总是问寒问暖,总是帮他们解决困难,把他们当做朋友对待。在这里,他们能吃好、睡好,能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参加劳动,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还是一个有用的人,能干活,能创造价值。他每年把领到的报酬6000多元送回家里,赡养父母,给父母尽孝。

一次,雁江区临江镇吉乐村一组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到大堰康复基地看望儿子。当看到儿子身体好、衣着整齐,像健康人一样的劳动,过着舒心的日子,并且还给了自己几百元钱,老大娘激动得泪水长淌,不断地念叨:“我儿病好了,我儿有用了,我儿能挣钱了……”

七十老母激动不已的声音在天地间久久地回荡。这是对基地康复模式的肯定,这是对基地医护人员的感激和赞美。

康复基地运行后,已有几十名精神病人成功康复,回归家庭、社会。有许多病员已达到康复标准,但病员主动要求留在基地就业。

据该院院长介绍,该院创办康复基地已经有近10年的历史,最早在雁江区莲花街道办莲花村五组租地100亩创建康复基地,为医院收养的“三无精神病人”提供康复、劳动就业。上100余名康复患者在这个完全开放的环境里愉快地劳动、生活,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增强了自信心,逐步走向康复,最终回归社会。

敢把精神病人放在完全开放的地方,这在四川唯一,在全国屈指可数。该做法得到原国家民政部常务副部长罗平飞等部、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省残联授予市精神病大堰康复基地为“四川省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园区”。该精神病患者康复模式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邓虹专家作为学术交流资料引用,介绍到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佐证我国精神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和人权的保护。全省许多精神病医院及省外许多精神病医院都纷纷来该基地参观学习。

“精神病患者康复基地就是一个精神病员的康复回归社会的中转站。”该院院长表示,在探索精神病人开放式治疗、康复管理模式,医院是要承担巨大的医疗纠纷风险,但为了精神病人的利益,医院将继续努力把基地办好、办大,目标就是把来这里的精神病人一批批地送归社会,让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精神健康人。

蜿蜒沱江,江水奔流。沱江之滨,莲花之巅,市精神病医院如一朵盛开的莲花,鲜艳美丽,绽放异彩,香飘万里。该院院长表示,医院将不断发展,向民政系统医院全国先进、全省一流的发展目标迈进。

新闻推荐

上一次成都 劳神耗力

本报记者曹礼芹“20世纪80年代去趟成都是件很洋盘的事,但也是件劳神耗力的事。”简阳市平窝乡庙山村村民曹荣说。曹荣有一个大哥转业到成都工作。有那么几年,他总会在大哥农历生日带上公鸡...

简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简阳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让精神在开放的世界里回归——记资阳市精神病医院)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