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曹礼芹
上成都下重庆,成渝古道、成渝水路、老成渝公路、成渝铁路、成渝高速、成渝高铁,在这一次次的升级中,是否有一次次“穿越”的感觉呢?而在“穿越”中是否能记起一个表情——“囧”呢?
太苦了,真的不摆了
“走老成渝公路,真的不摆了,老司机估计都不想去提起,真的太苦了。现在的司机走成渝高速太幸福了。”驾驶员陈杰忠说。
1976年陈杰忠就开始“搬方向盘”——当上了很吃香的司机,至今只遭过5张罚单,最小的5元,最多的100元。上世纪80年代几乎每天驾车走老成渝公路,当时虽是柏油路,但一路都坑坑洼洼的,一般情况从资阳到成都,紧赶慢赶,中途一点不耽误,也要3个半小时,最长10多个小时,一天一来回算是幸运的。不仅如此,路面很窄,会车的时候,只能擦着路基走,最担心的就是在龙泉山上会车,一个轮子都是半悬起的,很考手艺。跑一趟下来,手搬酸了,腰也抖肿了,腿吊痛了,走起路来,背佝着,脚打闪闪。
一次,在石经寺堵车,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以前在场镇和县城才有餐馆),难熬呀。饿了,吞口水,干挺着,也不像现在有花生、饼干之类品种繁多的零食,当然条件有限也准备不了什么,能备一把生花生在荷包里就算港火了。困了,趴在方向盘上眯一会,没想到一直堵到天亮才通车。
差点喂了鱼
今年78岁的简阳市杨柳街道办中山街居民马素清是位女艄公,10多岁就开始跑船,最远的跑过成都金堂赵家渡到重庆。从赵家渡出发,在石桥装上烤烟、花生、棉花、红甘蔗、糖等货物运往重庆,再从重庆装回大米、瓷碗、布匹、草纸等货物,来回一趟得花上一个半月的时间。
船工住在船上,每个人都会在沱江舀水淘米用鼎锅吊起煮焖锅饭吃,煮之前加点菜油,锅底的锅巴好吃得很,吃完饭,把锅儿放水里了,不一会就能招来一锅的黄辣丁。除了这些事想起来还挺有趣外,就只剩苦了。世上“三大苦”,打铁、拉船、磨豆腐,这三大苦中拉船是可能丢命的。据马素清回忆,在上世纪50年代初,她从重庆回来,拉上水,滩多河宽,路不好走,差点就喂了鱼。上水不好拉,一些相对旧的船放到重庆就卖了,然后走旱路回来。
新闻推荐
好一碗滋味悠长的羊肉汤——简阳第十二届羊肉美食旅游节火热举行
盛大的羊肉美食旅游节开幕式。羊肉美食旅游节吸引众多媒体关注。■蔡建中郑晓杨冬梅邱育林本报记者王继朱涛冬至寒意浓,羊肉汤飘香。12月22日,以“品尝羊肉汤相约在简阳”为主题的...
简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简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