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炀在精心钻研业务。“人生再怎么冷酷,再怎么无情,总会有那么一束阳光照进你的心里……”对于许多患者来说,简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陈炀就是他们心中那束阳光。
陈炀现为四川省抗癌协会放疗专委会委员、副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各类肿瘤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放射治疗,有着20多年的临床经验,并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为患者成功开展了各类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的放射治疗6000余人次,先后发表科研学术论文4篇。
■ 马芳 本报记者 曹礼芹
1
最忙碌的“炀”光
“陈老师,您在医院呆这么长的时间,小心您老婆哪天休了您哟?”早上8点,陈炀又忙碌在病房,一位熟悉他的刘姓肺癌患者说道。一天24小时,他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共14个小时,他都献给了患者,一周之间也只有星期五晚上他才“强迫自己回家吃饭”。 肿瘤科主任首峰评价陈炀说:“是我见过最敬业的医生之一。”也有人笑称他是医院最“傻”的医生。
工作时间这么长,陈炀坦言:“没办法呀,科室这么忙,大家也都是这样的。”其实对于家庭的照顾很少,他也觉得愧疚,孩子都读高中了,自己陪家人的时间始终还是那么少,要不是岳父母帮忙照看,估计家里早就有意见了。他也总是用忙过这段也许就有时间来给予自己休息的希望,可科室总那么忙,于是他和他的同事们也一直这么忙碌着。
记者在医院看到,护士们都是小跑着工作,很多医生行走如风,他们努力地为患者服务着。
2
最可亲的“炀”光
“陈老师对人始终是笑脸相迎,对病人也十分关心。我十分感谢他,没有他,我哪能活到今天哟。我总想对他表示下,可他连烟都不抽我一根……”68岁的简阳市镇金镇的何阿姨动情地说。她2006年肺癌入院,通过放化疗生命得以延续。
肿瘤放射治疗就是利用X射线或者其他电离辐射来杀灭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是当今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简阳人民医院从1997年就成立了放疗中心,开展了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肝癌、鼻咽癌、食道癌、头颈部肿瘤、淋巴瘤等肿瘤的放疗,其中肺癌的适形放疗、肺癌X——刀治疗、碘125粒子植入近距离放疗及颅内肿瘤的X——刀治疗效果突出。近日,医院又耗资2000万元购置的西南地区市级医疗机构中最先进机型的医用直线加速器,加上模拟定位机、三维适形调强计划系统,能够开展各个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如根治性放疗,术前术后治疗,全身各个系统的图像引导放疗等国内先进的放疗技术,同时又将精确的放射治疗技术推向又一个崭新的阶段。
患者患上了癌,心理压力极大。陈炀深知这一点,于是他始终用阳光般的微笑去感化患者,始终坚持用自己的技术去维护患者的尊严。护士游莹就介绍了一个他的“爱情”故事。一位60多岁的女患者和他之间互有一个昵称,女的称呼他“亲爱的”,他称呼女的“我们丽丽”。通过这种亲人般的交流方式,患者和医生配合战胜了病魔。一位姓叶的患者,由于其家属曾经获得了陈炀用保乳术救治,这次住进了医院得知陈炀不是他的主治医生,要求出院重新入院,其家属就说“不管想什么办法,我就要陈老师医病”。
3
最善良的“炀”光
听说记者采访陈炀,患者张女士三次找到记者,说要好好摆一下她和陈炀的故事。
张女士是简阳空压厂的下岗女工,下岗后就去新疆打工,不幸的是丈夫患鼻咽癌病逝了,更不幸的是他的儿子也患上了鼻咽癌,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可以说是耗尽家财,卖掉了房子。儿子酷爱上网,在医院医治期间,经常偷偷出去上网,并拿看病的钱出去上网,她是又急又气,于是她向她儿子的主治医生陈炀求救,希望可以帮忙管理她儿子的救命钱,于是陈炀开始做起了患者的“家长”。有一段时间,张女士自己腰椎骨折,没了经济来源,那段时间的费用都是陈炀垫支的。她把这个事告诉了新疆的朋友,朋友们都说“现在咋还有这么好的医生哟”。后来她身患乳腺癌来到了医院,成为了陈炀的病人。她说:“我是不幸的,但是我遇到陈炀这样的善良的医生又是万幸的。”
陈炀常说:“对于患者,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要尽100%努力。”于是患者遇到问题时,他总会力所能及地帮忙,包括帮一些家境十分困难的患者垫支药费(现在有些垫支的药费都还没有收回);尽全力医治患者,如果不必要,不提议转院治疗,因为这样耗神耗时耗钱。确需转院的,他运用自己的专长,主动联系适合的医院,帮患者节省钱。患肺癌的简城镇钟先生就是听闻陈炀的善良,在北京、上海等地医治后,专门找上门的,通过陈炀放疗医治,生命已经延续了4年。
“陈老师是我生命中那束阳光,照亮我暗色的心,也温暖我冬天般的人生。”爱好诗歌的65岁肺癌患者刘先生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再过一月,简阳冬草莓又将上市。10月13日,在简阳主要草莓基地之一的石板凳镇,农技人员深入草莓地,对草莓种植户进行管理技术方面的指导,以确保草莓丰产丰收。胡智本报记者范宇摄影报道...
简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简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