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范宇 实习生 罗俊玲
金色的阳光铺满绿波荡漾的池塘,连片的荷叶点缀着古色古香的亭台小榭,绿杨垂柳间别具特色的游客接待中心正散发着青春的活力……8月中旬,记者走进刚刚成功创建为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的简阳市贾家镇菠萝村,被其优美的乡村环境、浓郁的乡土气息深深吸引。
“两节”助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漫山遍野的桃花次第盛开,一朵朵露出甜蜜的笑容,如织的游客徜徉其间,尽情地放松休憩心灵……回想起今年3月“桃花节”期间贾家镇“东来桃源”景区的田园式秀美风光,仍然让人神醉心驰。
近年来,贾家镇重点建设“樱桃沟”和“东来桃源”两大景区,围绕“精心策划、推出特色、富农增收、促进发展”的思路,依托“樱桃”、“桃子”两大农业产业,倾力打造“樱桃节”和“桃花节”,有力地推动了以乡村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实现新突破,进一步促进了“两湖一山”旅游开发,将“樱桃沟”、“东来桃源”景区打造成为天府新区旅游文化功能区的靓丽名片。
陈天才,贾家镇大山村3组村民。他借助“两节”契机,投入200余万元,打造了一家名为“观景阁”的农家乐。陈天才表示,樱桃沟的乡村旅游季节性很强,但农家乐的生意还不错,特别是“两节”期间游客络绎不绝。这两年,陈天才通过发展樱桃、枣树等农业产业,主动推动“一三产业”互动,经济收入逐年增加。2014年,陈天才一家的纯收入超过了7万元;2015年,有望突破10万元。
抢抓“两节”机遇增收致富的陈天才仅是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樱桃节”已连续举办九届,“桃花节”已连续举办四届,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努力营造节庆氛围,组织开展开幕式、文艺演出、动漫人物秀表演、现场书法赠送等活动,一届比一届更具规模,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和传播效应,吸引了大批游客,已开办农家乐230余家,实现了旅游收入逐年递增。第九届“樱桃节”、第四届“桃花节”共接待游客近90万人次,同比增长21.6%,实现旅游总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40.3%。
“两节”的节会效应十分明显,引爆贾家镇乃至整个简阳乡村旅游市场。为此,日前在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名单中,贾家镇菠萝村荣耀上榜,成为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这也是资阳市唯一一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特色产业促农增收致富
8月,正是贾家镇桃子丰收的季节。
陈远亮,菠萝村3组村民,28岁的他共栽种了10亩左右的桃子。“今年共收获了3万多斤,基本上都卖完了,卖了差不多10万元。”陈远亮略显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因干旱产量有所下降,但价格走高,总体收入还是增加了。”
陈远亮表示,他上半年的精力主要放在桃树的管理和桃子的销售上面,下半年则会利用农闲时间到附近工地上打小工。目前,陈远亮一家五口人,每年的纯收入已超过10万元。
2011年,陈远亮修建了一栋小洋房,当时共花费37万元,欠下近20万元的债务。这几年,通过不断发展桃产业,收入持续增加,债务已基本还清。陈远亮家的经济条件变化,正是贾家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贾家镇在菠萝村、大山村等村积极发展以樱桃、桃子为主的特色产业,不仅带动了农户增收致富,也反过来促进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们的农业产业总体发展情况良好,共发展规模化桃树种植42000亩,樱桃种植3500亩。”贾家镇主要负责人说,“我们通过推动‘一三产业\’的互动,促农增收,人均增收近千元。”
该负责人表示,贾家镇将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发展牡丹种植3000亩,桑树种植1000亩,并积极整合市场项目,招商引资,努力实现“一三产业”互动的效益最大化,更好地打造集观光、餐饮、娱乐、休闲、体验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镇,提升乡村旅游档次,促农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为增强市民法律意识,去年10月,简阳市在东滨路南段人口密集的步行街建成一条法治文化街,整条街上设置有9个法治文化双面宣传橱窗,通过漫画、问答等图文结合的形式,向过往市民介绍防邪教、防诈骗、...
简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简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