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在采摘青皮鲜核桃。■ 邱育林 本报记者 朱涛
“白露到,打核桃,满地金,扁担挑。”眼下,又到核桃成熟的金秋时节。近日,记者来到简阳市丹景乡建国村,放眼望去,依山而建的核桃园郁郁葱葱,漫山遍野的核桃树被青青的核桃果压弯了腰。时不时还能听见从树林里传来清脆的竹竿敲打核桃的声音。记者抬头四处寻找,却看不到打核桃的村民。
“他们都在树林里面,你要走近点才能看到。”建国村党支部书记胡雪成告诉记者,由于核桃树生长茂密,村民必须在树林里来回穿梭才能打到核桃。
走进林中,记者终于看到了正在打核桃的村民。村民们告诉记者,由于核桃成熟收获的时间比较集中,必须抓紧,所以这期间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核桃林里,“连中午饭都是家里人送到这儿来吃的。”
记者来到不远处的建国村2组,村民万启德正在家中给青皮鲜核桃去皮。“家里一共有14.5亩土地,现在已经全部种上了核桃。”万启德边剥皮边说,前几天刚卖了一批青皮鲜核桃,以每斤2.4元的价格被外地的商贩全部收购。“今年估计有3万斤左右的产量,按照现在的价格,还是能卖到7万元左右。”
在建国村,几乎每户村民都像万启德这样,依靠种植核桃开始走上致富路。“目前全村种植核桃面积已达6000余亩,去年全村的核桃卖了5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500元左右。”胡雪成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发展,核桃产业现在已经成为建国村村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据丹景乡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柏树村、建国村、张家沟村6个村种植核桃,面积已达1.8万亩。同时,丹景乡组织成立了简阳市丹景山核桃产业种植协会。“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提高核桃产品质量和知名度,实现核桃产品优质化、无公害化,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并进一步实现核桃的深加工,提升附加值,不断增加村民收入。”
新闻推荐
村民喜笑颜开晒苞谷。■本报记者朱涛张方金秋天是收获的季节。9月15日上午,记者走进简阳市石板凳镇长堰村的田间地头,沿着乡村小道前行,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