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的鄢丽君。王松平 摄■本报记者 范宇 实习生 罗俊玲
采访手记:“语言是我的优势,当一名翻译是我的梦想。”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鄢丽君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梦想。在这样的梦想背后,却是在贫困中的坚守与乐观。鄢丽君优异的成绩自不必多说,高考的分数与知名大学的录取已可见一斑;可她在努力学习之余,对贫困且不幸家庭的不抱怨与默默付出,更是让记者肃然起敬。
“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与关心,在大学里我一定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8月3日,简阳市石板凳镇杨泉村2组的鄢丽君同学,在接到该镇党委政府、贾家支教基金会以及爱心企业送来的助学金时,心怀感激地说。
今年18岁的鄢丽君毕业于简阳中学,并以610分的高分被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录取。
记者见到鄢丽君时,她正和奶奶一起做午饭——一锅稀饭,一盆素菜。奶奶做饭,鄢丽君就帮着生火,灶里的熊熊火光将她的脸照得通红。破旧的厨房里堆着一堆杂乱的柴禾,两口锅、一个泡菜坛子、一口水缸、墙上挂着的面条,将这里写满了清贫。
鄢丽君的爷爷肺气肿、支气管炎、胸膜炎等多种疾病缠身,常年治疗,费用不菲;70岁的奶奶靠种点粮食、蔬菜,补贴家用。她的爸爸则在外地工地上打小工,每个月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10岁的弟弟患有脑瘫,虽然能够活动,但语言有障碍、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母亲坚持在资阳某医院陪伴做康复治疗。
尽管这样,鄢丽君并没有自暴自弃。她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坚强懂事,除了学习之外,摘玉米、洗衣服、照顾弟弟,样样都像个小大人,还时常鼓励家人:“我一定会考上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7月24日,当鄢丽君领到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激动得泪流满面的她却只说了一句,“妈,我考上理想的大学了!”因为,面对每年5000元的学费、1000多元的住宿费以及其他开支,改变命运的求学之路会不会戛然而止,她心里没底。
庆幸的是,在记者采访期间,简阳市石板凳镇党委、政府带来了由该镇全体党员、干部捐助的助学金2000元;随后,简阳市贾家支教基金会和爱心企业家也分别为鄢丽君带来了助学金3000和6000元;同时,记者还了解到,简阳市总工会、民政局等部门也关注到了鄢丽君家庭的实际情况,并表示将会给予一定的助学帮助,目前正在积极落实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简阳市安乐乡悦乐村计生专干汤远志身患肝癌无钱医治的事情,牵动了各级计生协会干部的心。乡计生协会主动作为,积极上报材料,向市计生协会申请给予汤远志生育关怀医疗救助。市计生协会...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