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 晓
最近召开的简阳市工业经济工作会上一组数据显示——
2014年,简阳规模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700亿元、达714亿元,同比增长12.6%;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1.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利税74.93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简阳成功创建全省第一批工业强县示范县(市),国光农化成功上市实现资阳市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数据提振信心,成绩催人奋进。在不平凡的2014年,简阳昂首迈向“工业强市”。从“量增”到“质变”,该市在工业领域这一转型升级的前沿阵地,一以贯之地保持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昂扬势头,工业经济高高挺起发展“脊梁”,描绘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壮美画卷。
全力扶持破瓶颈
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如何稳增长、促发展、确立竞争优势?简阳市第十四届党代会第三次会议给出明确回答: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促进工业经济稳中向好、提质增效。
基于此,“稳增长首先稳工业”,成为简阳全市上下的共识和行动。
该市深入开展“走企业、解难题”活动,简阳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领工业团队,对全市19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20户规模以下企业开展全覆盖走访帮扶活动,解决工业发展问题130余件。
该市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稳增长16条措施,有针对性地出台《促进当前经济稳增长的十七条措施的通知》、《进一步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支持中小微实体经济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全年共计减免中小微企业各类税费2.78亿元,协助企业担保贷款189笔7.9亿元,组织企业申报争取国、省项目资金3210万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难题。
思路明晰,措施有力,工业始终在简阳占据着战略要地,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对全市经济的引领作用日显突出。2014年,简阳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199.4亿元,增长11.6%,占全市GDP总量52.9%。
项目带动增后劲
简阳市严格落实县级干部联系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制度,全年完成工业投资81.85亿元,海大700万套一期、帝王洁具、米兰家具等28个项目建成投产,久真堂等46个项目加快推进。
充分发挥天府新区、成都新机场“金字招牌”集聚效应,招商选资、招大引强,引进唯品会仓储自动化简阳物流园、汇宇生物骨素生产线、川能投分布式能源等重大项目12个、总投资36.5亿元。
项目落地,产业整合集约发展,重点在于加强园区建设,提升承载能力。简阳市把握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机遇,研究制定《简阳市工业和园区发展规划(2014—2023年)》,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亿元,城南工业园三期安置还房、三期主干道B段、平泉精细化工产业园主干道等12个项目竣工投用,石盘工业水厂、污水处理厂等18个项目加快推进。
2014年,园区共入驻企业300余户,其中规模企业109户、实现产值442.6亿元,机械制造、橡胶化工等主导产业实现产值418.5亿元。
(下转二版)(上接一版)
创新驱动促升级
科技创新是企业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工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简阳市以高端化、信息化为目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2014年,简阳市完成技改投入79.09亿元、同比增长17.9%,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23户、实现产值97亿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16个。支持企业品牌化发展,新创“四川名牌”产品2个、达到23个,中国驰名商标达5个。新培育规模以上企业8户、达到190户,“小巨人·成长型”企业8户、达到34户,“专精特新”企业7户。
简阳市企业上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2014年,帝王洁具公司由中国证监会公布了招股说明书,港通公司完成上市辅导备案,正式进入IPO上市辅导期;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已于今年3月20日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资阳市第一家上市企业。
2015年,简阳将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按照“工业强市、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提质增效”的思路,始终保持转型升级发展定力,坚持盘活存量与引进增量并举、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并重,大力实施工业“2422项目”,全力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奋力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5%以上,力争完成工业投资90亿元。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在推进依法治市、法律进乡村的工作中,简阳市简城镇民望村采取设宣传展板、村民自创金钱板演出等形式,加强全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村法律素养。图为村民自创的法律道德内容的金钱板节目...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