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奎军认真为群众办理户籍业务。■ 雷小龙
他从军14年,历任班长、区队长、连长等职,2000年转业到简阳市公安局,成功实现从军官到警察的华丽转身。先后在治安、刑侦、社区等岗位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2004年,他改任户籍民警,从台前到幕后,没有丝毫怨言,继续将群众放在心里,将责任扛在肩上。
他叫毛奎军,是简阳市公安局治安大队的一名普通户籍民警,被资阳市公安局表彰为2014年度“爱民模范”。
干工作 “我们累点,老百姓就少跑点路……”
因岗位需要,从刑侦转到户籍,但毛奎军那股对工作的热情依然不减。刚到户籍办时,他不会操作电脑,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每天下班后就独自在办公室背户籍编码,练习打字,一个月下来,人虽然瘦了,但已经能熟练地操作电脑,很快就精通了户籍业务。
东溪镇派出所管辖55个行政村,569 个村民小组,实有人口 98125人,户籍登记管理工作面广量大,任务繁重。2006年二代身份证大规模换发时,派出所户籍办每天的业务量超过300个,为了让群众都能在当天办好户籍业务,毛奎军每天7点半就上班,中午也不休息,有时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有朋友劝他:“工作做不完可以第二天做,不能把身体累坏了。”毛奎军说:“户籍办里有空调,有座位,条件也很好,可老百姓为了办户籍业务可能要跑几天,我们累点,他们就要少跑很多路。”毛奎军正是凭着这份对群众的真情,收获了民心。
近十年来,东溪镇辖区户籍办清理总户数10万余户,清理总人数20万余人,维护各类数据30余万人次。在毛奎军的努力下,东溪镇派出所户籍办连续多年荣获“文明服务窗口”称号,户籍业务在全局名列前茅。
树榜样 “老实人,始终是不会吃亏的……”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东溪镇出现了大量的拆迁户,涉及了许多户籍问题。在户籍迁移的问题上,毛奎军严格遵守户籍制度,就算是亲戚、朋友的户籍问题,也绝不触碰“高压线”。
2014年4月的一天,毛奎军的一位亲戚找到他。原来,这位亲戚在东溪镇辖区的户口可能涉及拆迁,他想让女婿迁进自己的户口,以获得更多的赔偿。毛奎军仔细看了该亲戚的相关资料,查询有关政策后,明确告诉这位亲戚,这份迁移手续是不符合规定的,不能办理。当晚下班后,毛奎军刚一回家,妻子就告诉他,下午找他迁移户口的亲戚送来了几盒香烟和礼品,毛奎军顾不得窗外的暴雨,立即拿起伞,将礼物送了回去。
从警15年,毛奎军始终保持着一名军人公正无私的高尚品质,他常教导派出所的年轻人:“穿上警服,拿了国家的俸禄,就要为人民服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老实人,始终是不会吃亏的。”
对群众 “您就把我当儿子,我该尽一份孝心……”
户籍民警每天都与群众接触,服务群众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公安民警的整体形象。毛奎军深知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010年6月,毛奎军在辖区走访时接到东溪镇民权村村委会求助,该村70多岁的村民张大娘家庭特别困难,村委会准备给她办理新农合,但张大娘没有二代身份证无法办理。张大娘早年患病导致瘫痪,出行不便。接到村委会的求助,毛奎军主动放弃周末,来到张大娘家中为她办证。两个月后,他亲自将身份证送到张大娘手中。张大娘和老伴很感动,拿出一口袋鸡蛋塞给毛奎军,毛奎军婉言相拒,他说:“您就把我当您的儿子,以后有什么事都给我打电话!”
户籍工作是公安工作里十分平凡的岗位,但却和群众息息相关,这里没有媒体的聚光灯,没有惊心动魄的破案故事,也少有鲜花和掌声,只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如今,毛奎军仍然坚守在户籍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面对来来往往的群众,填表、审核、上报、开票、打证……热情接待每一位办事群众,耐心解释每一个咨询,认真办理每一份业务,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他的身后留下了办事群众的一串串赞语,他身上迸发出的“正能量”激励着周围的同事。
毛奎军就是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岗位,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深刻内涵,用真情、真心、真诚书写了一幅“警爱民,民拥警”的和谐篇章。
新闻推荐
五龙村美丽乡村风貌。■杨冬梅本报记者范宇从半山腰看上去,苍翠的丛林之上云雾缭绕,山顶上崭新的小洋房错落有致,有点“空中楼阁”式的梦幻。走近时,记者立马便被其别具特色的建...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