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元根
挖掘机、推土机加快作业,运输车来往穿梭,工地一片繁忙。
这是近日记者在简阳兴同路(原兴隆乡——原同福乡)支线、石莲路(石板凳镇——原莲花乡)、草幸路(草池镇—原幸福乡)等农村公路建设工地见到的情景。
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科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资阳市农村交通建设掀起高潮,农村交通面貌正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全市农村交通已呈现便捷、畅通的良好格局。
村民乐 村里通了水泥路
在简阳市三岔镇一个小山坡边,挖掘机正在作业,一条平坦的道路有了雏形。
这是兴同路支线工地。施工负责人王绍金向记者介绍,兴同路支线改善工程,长5.1公里,建成路基6.5米、路面5.5米混凝土公路。3月20日开工,现在路基已成型3公里,其中铺了1公里碎石。全线有21道管涵、3座箱涵。预计5月中旬基本完成路基工程,6月完成垫层、水稳层,9月完成混泥土路面。
村民李大爷告诉记者,兴同路支线原为泥结碎石路,路面狭窄,晴天灰尘大,雨天道路泥泞不堪,难以通行,沿线村民出行不便,极大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当地村民说,由于交通不便,种出的菜、水果都运不出去,所以还沿袭千百年的种植习惯,种粮食作物,收入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李大爷笑呵呵地说:“这下好了,这条修建后,道路加宽了,平坦了,打上水泥后,就不怕下雨了。今后,我们可以种菜卖,多了增收的路子。”
据介绍,今年,简阳农村公路改善工程46公里,共11条公路,分别于今年3、4月开工建设,将于今年9月全面建成。现在,该市有县道公路337公里,乡道公路565公里,村道公路1600公路。全市所有乡镇、行政村通公路。该市还从2013年启动组组通碎石路工程,目前,已经建成碎石公路2600公里。并从2015年启动组组通水泥路工程。将极大方便村民生产和生活。
游子叹 家乡公路四通八达
“资阳市农村公路建设正向纵深推进。”市交通运输局建管科工作人员说,去年,全市完成了板永路、资资路等县乡道改造255公里,建成渡改公路桥2座,农村通畅工程建设182公里,新增145个行政村通硬化路,行政村畅通率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达到95.3%。
今年,资阳市已编制2015年—2017年全市3年村道攻坚规划,并上报省交通运输厅。编制了全市小微通道建设规划,上报市政府。
按照资阳市农村公路改善工程3年规划(2013年—2015年)改善农村公路428.4公里,现已完成191公里,余下的237.4公里,其中67公里正在建设之中,170.4公里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预计6月启动建设,年内全部完成。届时,资阳市农村公路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交通更加便捷、通畅。
2013年,资阳市启动公路安保工程(公路路侧护栏)建设,省交通厅下达资阳市的目标任务840公里,3年完成。2014年,省交通运输厅下达资阳市的目标任务528公里,资阳市完成685公里。今年,目标任务312公里,目前,简阳市已完成,雁江、乐至、安岳9月底前将全部完成。
目前,资阳市基本实现了大部分村组通水泥公路,并与乡道、县道及国省干道相连,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公路路网,农村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从深圳打工回到家乡雁江区清水乡铁锁村的村民王志文,看到水泥路通到家门,高兴地说:“没有想到,农村公路建设步伐这么快,四通八达,出行很方便。”
新闻推荐
■邱育林本报记者范宇“2014年,受多方因素制约,传统养殖业受到重大冲击,如何在做强传统畜牧业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因地制宜转变养殖方式,引导农户发展健康特色养殖,成为摆在简阳养殖业面前的艰难...
简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简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