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 杨冬梅 本报记者 王继
3月18日,本报“进企业、看发展”报道组来到简阳市十里坝工业园区。临近中午,在四川华冠食品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刚赶回办公室的总经理曾德芳。他刚刚去找了简阳市委领导“要”地。
“还是为了新增生产线的事情,今年我们要再增一条三片罐生产线,不然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曾德芳快人快语,“公司要尽快启动占地250亩的新车间建设。”
“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你们的产品市场没受影响?还敢扩能?”见记者抛出疑问,曾德芳自信地说:“有一定影响,但整体而言对制罐行业影响不大。一季度我们利润预计实现1000万元。”
曾德芳的底气何来?在公司制罐车间,记者找到了答案。
一条生产线,三个工人各司其职,井然有序。五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一罐罐印刷精美的三片罐从全自动的流水线上鱼贯而出。记者拿起一罐查看,熟悉的“三个核桃”字眼跃入眼帘。“我们不仅为‘三个核桃\’生产包装罐,还为‘旺仔牛奶\’、达利蛋黄派等近百个产品供应包装罐。”曾德芳说,2014年公司生产了5亿多罐三片罐。
曾德芳告诉记者,公司自2007年落户简阳以来,一直保持了发展递增势头。今年预计能实现15%的增长。“目前正是制罐市场旺市,我们一天制罐量不低于260万罐。工人都是上四天休两天,确保市场供应。”
不过,华冠食品也面临着经济下行、人力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对此,华冠如何作为?曾德芳告诉记者,一是做好主业,即只做制罐包装,把这个品牌做响。二是优化技术,做好节能降耗工作,通过提高效率、减少过度包装等举措,一年可节省成本300多万元。
“从目前统计看,一季度我们将生产包装罐1亿多罐,能完成公司一季度目标任务。”曾德芳说。
新闻推荐
“把质量和品牌建立在用户心中”——国光农化成资阳首家本土上市企业
■杨冬梅陈宏伟本报记者王继“国光农化,资阳首家A股上市企业!”3月20日上午,资阳市本土企业四川国光农化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资阳市首家上市的本土企业。国光农化...
简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简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