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成都市 > 简阳新闻 > 正文

强化水土保持监督 促进生态自然修复

来源:资阳日报 2014-12-31 22:33   https://www.yybnet.net/

雁江区丹山项目区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乐至县乐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简阳市福周项目区水土保持坡耕地治理成效突出。雁江区老鹰水库创新管理、水质提升效果显著。■赵 忠

今年以来,资阳市坚持环境兴市、生态立市和绿色资阳目标,认真宣传贯彻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强化国策宣传教育行动,深化水土保持公共服务社会化治理改革体制机制创新,为依法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有力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显著突出的成绩。2014年市水务局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水利厅评为“全省水土保持先进集体”。

——认真贯彻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深化国策宣传行动,“七进”宣传促社会公众水土保持国策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市水务局主动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市委、市政府专门发文对新水土保持法宣传贯彻工作进行部署。紧紧抓住“3·1”新《水土保持法》施行周年日、“3·22”世界水日等宣传日为契机,组织各级、各部门力量深入街道、学校、社区和乡村,通过培训会、干线会、干群会、手机短信、知识竞赛、媒体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与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开发建设业主等面对面进行交流互动。在市城区成渝高速公路进出口、国道318设置3幅巨型固定水土保持公益宣传牌。宣传月活动中,市政府办、交警支队坚持了每年定期在市级机关综合办公大楼、城区主要街道口LED滚动宣传标语,资阳电视台制作 “保持水土,珍爱家园”专题节目;市委宣传部、资阳日报社、水务局派出记者、专业人员在机关党报、市政府门户网、四川新闻网、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省水土保持信息网和《中国水利》《中国水土保持》等报刊杂志采写发表《资阳市在加快城市建设中强化水土保持》《川中丘陵区资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研究》等宣传文章50多篇。

各种形式的宣传,向全社会广泛传播了生态文明理念,做到水土保持法“进党委、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项目”,实现水土保持观念入脑入心入行,各级各部门干部、社会公众的水土保持国策意识进一步提升,形成全民防治水土流失的合力。

——建立完善监督监测管理体系,出台地方配套政策,监督管理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能力县建设全部通过国家验收。市政府、市水务局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资阳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管理办法》等12个规范性文件。《新水土保持法》和四川省实施办法出台后,资阳市结合地方实际又及时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通知》等配套规范性文件,明确规定相关部门在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土地预审、环评、立项等环节要严格把水土保持方案作为项目审查、审批要件,没有水保方案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地方各级财政不统筹水保补偿费,专项用于预防监督和生态修复等地方配套政策。今年7月,市政府发出《关于保留、取消、下放和调整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事项的通知》,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意见”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土石方临时施工许可等审批发证的前置条件。四县(市、区)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工作机构,落实专职人员18人,制定配套文件,完善了相关制度。为此,全市监督管理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能力县建设顺利完成并全部通过国家验收。

——主动作为,搭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上下联动、并联推进”的监督管理平台机制,确保“三同时”制度的有效贯彻落实。为确保建设项目依法审批、合法开工建设,严格“三同时”制度的贯彻落实,市水务局向住建、发改等部门发出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纳入颁核发施工许可证、项目审批前置等告之书。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了项目前期工作对话、交流平台,增强工作互动。市规划管理局在项目《规划选址书》中已明确告之业主需办理水保方案手续;市发改、经信和开发区管委对无水保方案项目不予立项和核准,对备案制项目也做到提前书面告之;市环保局对无水保方案项目不出环评结论等。新水土保持法施行以来,据统计,全市生产建设项目编制水土保持方案690个、审批675个、实施642个、验收515个,编报率、审批率和验收率分别达到95%、98%和80%,超过国家、省考核标准。督促生产建设单位投入水土流失防治经费12.84亿元,依法征收补偿费600万元,防治新的人为水土流失面积550公顷。“三同时”制度得到有效贯彻,建设单位水土保持责任得到落实,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建设了香港恒大城、九曲河等19个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示范样园。

——探索创新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城乡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突显。在实践中创新探索“参与供给型、合作型供给型、主导型供给型和生态补偿型”的水土保持公共服务社会化治理体制机制,有效破解政府投入不足与社会公众对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日益增长需求之间的矛盾。

实践中,雁江区丹山项目区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探索吸纳整合禾邦药业等民间资本在红村项目区投资达到4970万元,是国家资金的近5倍,种植千亩丹参、白芍、大棚反季节西瓜、蔬菜,实现亩产产值上万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产业基地。安岳县石鼓河生态清洁型小流域项目,地方政府投资210万元建水保基地,引入社会化龙头企业金刚洞农牧有限公司投资970万元,群众投资200万元配套建柠檬产业园,在岳新乡姚坝等4个村成功打造了乡村旅游观光区。项目区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 平方公里,庭院水保25户、石河堰3座、新建蓄水池454口、渠道25.3千米、沼气池507口、沿河两岸、道路栽植桂花等观赏树2万株,种植柠檬342.6 公顷、修复生态面积400公顷,建成了“山顶防护林戴帽、山间柠檬缠腰,山底、河道两岸生态护带”的清洁型小流域,投资主体、农户得到乡村旅游观光收益16.5万元。在城市(镇)积极探索有利于保水、保土、保生态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透水、生态性铺装,建立城市土石方、建渣综合调配利用制度,近年已成功建成四海国际社区、格林威治、万安三峰等17个示范样板区,为防止地下水位下降,促进生态自然修复探索了成功经验,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通过治理,城乡项目区土壤侵蚀量减少70%以上,林草覆盖率提高到37.5%,农村绿树成荫、城市鸟语花香,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群众人均达到1亩以上旱涝保收基本农田,由过去的“三跑土”(跑水、跑土、跑肥)变成“三保土”(保水、保土、保肥),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非治理区提高15个百分点,老百姓得到实惠,政府得到环境和资源。

新闻推荐

省发改委调研组到资阳市调研

本报讯(记者罗黎)1月13日,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以工代赈办主任邓长金率省发改委调研组莅临资阳,调研资阳市投资和重点项目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邹蔚出席座谈会。邓长金一行先后到简阳...

简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简阳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送“福”到万家2015-01-12 19:34
猜你喜欢:
评论:(强化水土保持监督 促进生态自然修复)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